“法律,不是束缚,是保护孩子的武器。”近日,在靖边六中八四班的教室里,五十来张方凳坐得满满当当,家长们正讨论着孩子的学习和生活。这时,一个洪亮且带着西北豪爽劲儿的声音传来。

“各位家长,先甭急着谝闲篇,听我唠唠。”循声望去,一个身材高瘦、面容和善的男人走到讲台上——他身着藏蓝警服,帽檐下的双眼炯炯有神,说话带着浓浓的陕北口音,像极了影视剧里憨厚朴实的陕北汉子,却透着比荧幕上更真切的温暖。
他是靖边县公安局新庄派出所民警鲁中国,也是靖边六中的法治副校长。孩子们爱喊他“鲁警官”,因为他讲起法治知识来不像是上课,更像是一场场趣味互动;老师们愿找他交流,因为他的建议比单纯照本宣科多了几分接地气的智慧。用他自己的话说:“咱陕北人实在,说话直来直去,当法治副校长就得把‘法’实实在在地讲进家长们的心窝子里。”
一场特殊的家长会正在这里进行。
没有晦涩的法条,只有“看得见、听得懂”的讲解。法治副校长鲁中国带着精心准备的课件,用通俗的语言拆解典型案例、分析后果,明确告知“什么是欺凌”“欺凌的危害”及 “遇欺凌如何自保”。同时,还向老师和家长们讲述了早期识别欺凌信号的技巧,让家校拧成保护孩子的“一股绳”。
会前,鲁中国也曾有过顾虑:“咱平时主要是处理治安问题,又不是专业讲师,这家长会上的法治宣讲能讲好吗?别到时候闹出洋相。”但他很快发现,警察的“实战经历”正是最生动的教材。
翻出自己处理过的涉及未成年人的案件:有沉迷网络游戏,为了充值偷拿家里积蓄的孩子;有把父母积蓄花光的“追星迷弟”;也有因父母长期争吵,性格变得孤僻叛逆的少年;还有为了所谓的“兄弟义气”,参与打架斗殴的学生。
他把这些案例整理成资料,每一页都配上真实的现场照片、相关记录,甚至还引用了一些孩子自己的内心独白。“咱不整那些虚头巴脑的,就跟家长们唠唠‘咱身边的孩子咋就犯了错,又该咋引导他们改正’。”
家长会上,鲁中国没有宣读复杂的法律条文,而是将新修订的《治安管理处罚法》中和青少年息息相关的条文“摆”进校园欺凌、网络陷阱的案例里,让家长们听得明明白白。
“视频里的孩子和咱们的孩子差不多大,就因为缺乏辨别能力,掉进了网络的陷阱。”“法律会约束孩子的行为,但更需要咱们家长当好‘引路人’。”家长听后,纷纷感慨。
原定两小时的家长会,意外“超时”,但家长们却听得全神贯注,在一个个故事里,深刻认识到法治教育的重要性,也意识到孩子健康成长路上家庭关爱的不可或缺。
这腔陕北味的法治经,正随着黄土地的风,吹进千万家庭。
来源/靖边公安
编辑/董明洁 王介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