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咸阳北部,群山连绵,一架无人机从腾空而起,奔赴远处输电铁塔,完成自主巡检后又稳稳飞向下一个目标。这是国网咸阳供电公司输电运检中心旬邑输电运维班日常巡检的生动画面。如今,以无人机自主巡检为代表的智能化运维模式,正全面重塑着输电线路的巡检方式, 为电网安全运行注入强劲的“数智”动能。
长期以来,咸阳北部输电线路大多穿越高山、深谷、林地,传统的人工巡线不仅需要运维人员翻山越岭、跋山涉水,耗时耗力,效率低下,而且在复杂地形和恶劣天气下,巡视质量与人员安全都面临巨大挑战。为破解这一难题,国网咸阳供电公司以科技创新为驱动,全力推进无人机自主巡检能力建设。
“过去巡视一条山区线路,一个班至少要走两三天,现在通过自主巡检,几个小时就能完成,而且图像更清晰,连绝缘子上的细小裂纹都能捕捉到。”旬邑输电运维班的一位老师傅感慨道。无人机搭载的高清变焦相机和红外测温设备,能够多角度、无死角地对杆塔、绝缘子、金具、导线等关键部位进行精细化扫描、拍摄,精准发现肉眼难以察觉的设备隐患和微小缺陷,有效弥补了人工巡视的视觉盲区。
不仅如此,国网咸阳供电公司还积极构建“无人机自主巡检+可视化装置轮巡+人员差异化巡视”的立体协同巡检体系。无人机负责大面积、高效率的“面”上普查,可视化装置进行24小时不间断的“点”上监控,而运维人员则根据无人机和可视化系统发现的疑点,进行精准的现场复核与消缺,将有限的人力从繁重的巡视任务中解放出来,实现了人力资源的最优配置。
从2024年初的试点探索,到2025年4月首次成功完成区域自主巡检,再到如今全面铺开,国网咸阳供电公司正以坚定的步伐,大力推进电网数字化转型。这一系列智能化举措,不仅是对传统运维模式的深刻变革,更是培育新质生产力、赋能电力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
来源/国网咸阳供电公司
编辑/李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