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粮可口可乐饮料(陕西)有限公司新厂的建设,是中粮可口可乐在中国区建厂用时最短的。”11月12日,中粮可口可乐陕西新厂项目总监申鹏说。
1995年9月16日,陕西第一瓶可口可乐在西安经开区出厂;2024年8月12日,中粮可口可乐饮料(陕西)有限公司拿到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开工建设全国首家数智化工厂;2025年9月16日,数智化工厂在西安经开区顺利投产。

西安经开区持续优化的营商环境,是外企敢于投资的重要推动力。深耕陕西西安经开区30年,中粮可口可乐的信心没有改变。
2023年12月28日,西安经开区与中粮可口可乐饮料(陕西)有限公司就中粮可口可乐陕西公司搬迁新建项目签订投资合作协议。
从那时起,申鹏和他的团队就成了西安经开区重点项目周例会的常客。“我们几乎每周都受邀参会,项目手续办理、建设过程中遇到的困难,都事事有回应、件件有着落。这极大保障了项目的高效高质量推进。”申鹏说。
企业需求,“一组受理”。
2024年元旦后,西安经开区泾渭工业园发展建设管理中心产业发展部副部长王宪毅有了新身份——中粮可口可乐陕西公司搬迁新建项目包抓服务小组成员。和他一起的,还有管理中心公共服务部、规划建设部等部门的5位同事。
当合作还是一纸协议时,服务小组就已经“跑在前”,开始主动服务。
“服务小组刚成立,我们就根据企业的生产情况和新厂规划,对接估算水电气用量,会同相关部门做好关键要素保障。”王宪毅说。
按照企业的规划和需求,水电气统一从工厂的南门接入,最便于生产。而厂区周围市政道路已将管道统一预留在工厂东、西侧的路面下。
有没有可能和水务、供电、燃气等部门协调,在工厂南门新增接驳口?服务小组中的公共服务部副部长高婷婷、规划建设部工作人员宋康和他的同事担起了这项重任。
宋康说:“我们先分别找到负责水务、供电、燃气的部门,了解能否新增接驳口。然后向西安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经开分局申请新的管线规划,和各部门专业人员一起反复去现场实地论证。”历时半年,水源水池、燃气中压管道、电网在工厂南门“相会”。
“水源水池设置在南门,我们建厂时就能少修很多厂内的供水管道。仅这一项,就可为企业节约上百万元建设成本。”申鹏说。
不只是“跑在前”“对得准”,全周期、全流程的“保姆式”保障,也让项目建设跑出“加速度”。
为彻底打通服务企业的“最后一公里”,服务小组全程跟踪,定期召开项目推进会共享信息、共商问题,以强大合力最大限度压缩准备和审批时间。在报建审批过程中安排专人协办,对企业的材料进行预审,多项内容“一次性打包”,统一申报,帮助企业少走弯路。各审批部门同步受理、同步审查、同步出证,并严格执行限时办结制度,实现进一次门、办多项事。
“部门和企业间、部门和部门间,从‘串联’到‘并联’,不仅是办事方式的转变,还是服务理念的升级。”西安经开区泾渭工业园发展建设管理中心主任吕俊仪表示,通过提前介入、前置辅导,项目在各环节的一次性通过率有效提升,为企业节省了大量时间和经济成本。
制度创新释放出的强大动能,正加速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现实生产力,推动企业和区域经济加快发展。
申鹏表示,中粮可口可乐饮料(陕西)有限公司数智化工厂,总投资10亿元,占地170亩,规划布局7条饮料生产线与1条糖浆生产线。全面投产后,该工厂年产量可超110万吨,将成为中粮可口可乐西北区域供应链的核心枢纽。
经开区始终坚持扩大开放、优化营商环境,吸引了一批高能级外资项目纷纷落地、快速投产,为区域经济发展注入强劲动力。除了可口可乐,经开区还引进采埃孚、百事、立邦等一批高质量外资制造业项目纷纷落户,凸显了经开区在国际市场上的强大吸引力和竞争力。

越了解西安经开区,就越相信西安经开区。目前,西安经开区已汇聚西门子、博世力士乐、可口可乐等60余家世界500强企业的150余个项目,众多外资企业在这里落地生根、收获成功。
外资企业的选择,是对西安经开区投下的“信心票”。西安经开区不断优化的营商环境,通过推行“签约即注册、拿地即开工”极速审批模式,创新打造“金牌管家”服务机制,将优质服务转化为吸引外资、留住企业、壮大产业的显著优势,为外资企业投资发展创造良好条件,提供优质服务。
一个世界500强项目刷新建设速度,不仅仅是一座工厂的建成,更是一个区域营商环境优越性的有力证明。从“西安制造”到“西安智造”,经开区的“金牌管家”服务,正是“经开速度”背后坚实的“经开服务”在支撑。当越来越多的高能级项目在此加速聚集时,不仅是一个产业园区的崛起,更是一个经开区持续扩大开放、拥抱世界的坚定步伐。这片投资的热土,正以它的效率与诚意,向世界发出新的邀约。
来源/西安经开区
编辑/李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