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15日,中国实力派书画家协会2025年第36期“书画品评公益讲座”在西安市未央区玄武西路“果粒城”中实协书画创作基地举行。这是一场极为美妙的“名师专业点评+书画公益讲座”艺术之旅。



本期特邀IFDA国际室内装饰设计协会国际会员、环艺设计师赵新,西安老年大学国画系教师段晨两位书画名家坐镇点评,以专业视角拆解创作密钥,传授实用技法心得;协会副主席杨文星、丁志刚则聚焦书法作品深耕细析,为现场书画爱好者奉上一场干货满盈的艺术盛宴。


中国实力派书画家协会主席赵福生,副主席王平、郭斌,副会长乔斌及特邀嘉宾辛文等出席活动,协会招商部副主任王艳玲现场讲解中实协发展历程,带大家重温协会深耕书画公益事业的初心与足迹。


专业品评:
三维拆解,直指创作核心
本次品评课堂上,赵新、段晨两位老师从技法、审美、整体把控三个维度,对参展作品展开全方位剖析,为创作者精准梳理优化方向,助力艺术水平再攀新高。
技法维度:笔墨与构图的匠心把控
笔墨语言:针对山水、花鸟作品,重点评析笔法“骨法用笔”的精髓——如中锋线条的遒劲力度、侧锋皴擦的层次张力;细究墨法“墨分五色”的表现力,看积墨的厚重感、破墨的灵动感是否与物象气质完美契合。对于花鸟作品,额外聚焦工笔线条“春蚕吐丝”般的匀净度,或写意线条“以形写神”的概括性,同时点评设色“随类赋彩”的协调性,涵盖工笔的晕染层次、写意淡彩的意境适配性。
构图逻辑:深入解析作品“经营位置”的门道:山水作品的“三远法”(平远、高远、深远)是否构建出充足空间纵深感;花鸟作品的“折枝式”或“全景式”布局是否强化主体张力;人物作品的疏密节奏、虚实留白是否服务于气韵贯通。
审美维度:意境与风格的个性表达
意境表达:结合赵新老师的绘画心得,以跨界视角品评作品“形神兼备”的程度——如山水是否传递“咫尺千里”的阔大意境,花鸟是否体现“托物言志”的文人意趣;依托段晨老师多年创作经验,聚焦作品“传神写照”的功力,看是否通过花鸟的神态、动态刻画,精准传递出对象的本质气质。
个性风格:清晰区分作品的“师承与出新”:既点明技法层面对传统范式的传承(如肖焕先一脉的笔墨特质),也指出个人语言的创新点——如是否融入现代审美,包括构图的平面化处理、色彩的当代性调和等。
名家心得:
山水藏风骨,花鸟蕴生机
赵新·山水:解码自然风骨与意境之美

赵新从多年绘画实践中,提炼出山水创作的核心要义:
山之美在“骨”:或巍峨如屏,断壁悬崖尽显苍劲;或灵秀如黛,层峦叠嶂暗藏幽远。春披绿纱叠翠,秋染丹霞流丹,四季换景间,尽得雄浑与清逸的天工平衡。
水之美在“韵”:江河奔涌是吞云吐月的豪迈,溪涧潺潺是穿林渡石的清雅;湖光潋滟映天光云影,飞瀑流泉碎琼玉琳琅。动静相生间,满含灵动生机,更衬得山水相依、刚柔相济的天地和谐。
意境之妙在“空”:烟霞缭绕时,如入蓬莱仙境;薄雾轻笼处,暗藏禅心清寂。留白处引人遐思无限,既见自然本真之态,更含人文栖居之情,恰是“可游可居”的精神桃源。
段晨·花鸟:捕捉微观生灵的生机与意趣

作为花鸟创作领域的资深从业者,段晨对微观生灵的刻画有着深刻感悟:
花之美在“姿”与“韵”:或含苞待放藏娇羞,或怒放枝头显热烈。瓣瓣凝露含香,蕊芯吐芳弄影,梅有傲霜之骨,兰有幽谷之雅,荷有出尘之洁。一花一品格,兼具形态之娇与气质之雅。
鸟之美在“态”与“灵”:羽色斑斓如绣锦,体态轻盈若流霞。或栖枝梳羽露慵懒,或振翅高飞显洒脱,鸣声清脆破尘嚣,为静态景致添灵动,堪称自然生机的活标识。
细赏之妙在“趣”:花影横斜映窗纱,鸟雀相呼栖疏枝。蜂蝶逐香戏蕊,露滴花瓣滚玉,鸟啄新蕊添趣。微观场景里藏着生命的鲜活,既见造物之巧,更含生活之趣。
讲座初心:
公益传艺,赋能成长
中国实力派书画家协会于2015年创办的“周六书画品评公益讲座”,既是中实协会员的专属培训活动日,也是协会面向社会大众的公益文化服务窗口。多年来,该讲座通过名家点评、心得分享等丰富形式,为书画爱好者搭建起高效交流、潜心学习的优质平台,助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焕发蓬勃生机。
编辑/席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