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网榆林供电公司:八千五百日安澜永续 铁塔银线志再拓新程

西西新闻 @ 2025-11-03 09:39

在沟壑纵横的黄土高原上,一条条银线翻山越岭,国网榆林供电公司以8500天的坚守,在这片土地上织就出一张安全可靠的供电网络。

2025年11月1日,国网榆林供电公司实现连续安全生产8500天,这一里程碑,是公司在隐患治理、科技赋能与现场管控等领域多措并举、持续创新的重要成果。

从城市社区到偏远山村,从大型企业到乡村小学,榆电人用责任与智慧筑起坚实的安全防线,为陕北地区高质量发展提供着可靠的电力保障。

精耕细作 隐患排查全覆盖

今年年初,在榆林供电公司110千伏可可盖变电站的检修现场,变电检修中心安全监督员高赟正全神贯注地盯着1667可望I线开关例行试验的每一个环节,不放过任何细微的违章行为,确保复工后的第一场硬仗安全可控。

工作人员之所以能如此目标明确、责任清晰,得益于一套高效的管理机制,这正是公司建立的“三本动态台账”管理机制发挥的作用。

该机制要求专业部门与责任单位同步建立隐患、责任、进度三份清单,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责任闭环。现场安全工作人员监督重点由“隐患清单”明确监督职责由“责任清单”界定,工作成果则在“进度清单”中实时反馈。

“三本动态台账”不仅应用于核心变电站的检修,更延伸至配网运维和客户侧安全隐患排查,大幅提升了工作效率。在2025年春季安全大检查中,该公司依托台账化的管理,仅用两周就完成巨丰智慧城等12个超千户大型社区的“扫雷式”排查,发现并整改“飞线充电”等安全隐患87处。

精细化管控不仅保障民生用电安全,也助力地方经济发展。在佳县富绿源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公司共产党员服务队发现其配电室线路存在老化问题后,立即协助制定改造方案,预计每年可为企业减少因电器设备故障造成的损失近20万元。

安全宣教深入基层同样成效显著。在定边县白于山深处的刘峁塬小学,供电员工将复杂的用电知识转化为孩子们易懂的语言,通过实物展示、互动问答等形式开展安全教育。

“插头湿了不能碰”已成为孩子们的口头禅。这项活动覆盖全县23所偏远学校,惠及师生2600余人,让安全用电意识在偏远山区生根发芽。

在深入基层的同时,公司持续强化顶层设计。今年,发布了《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集中攻坚年”重点任务清单》,涵盖变电、输电、基建等全专业,覆盖隐患排查手段、治理方式、管理机制等维度,为生产一线排查隐患提供专业指导。

2025年春检期间,公司共完成1082项检修任务,累计消除设备隐患缺陷2546项,极大提升了电网设备的健康水平。

据了解,该公司结合榆林地区安全生产实际,持续查漏补缺,多次梳理完善安全管控清单,推动安全隐患标准化排查、项目化治理、分层分级管理,实现隐患排查治理闭环管控全覆盖,供电可靠性稳步提升,20年来未发生重大安全事故。

科技赋能 智能运维显成效 

“110千伏苏越线23号杆塔大号侧输电通道发现吊车施工,请尽快安排运维人员到现场处理。”2025年7月2日,公司输电运检中心监控班副班长慕佳星利用输电全景智慧平台开展巡视时,及时发现安全隐患并发出指令。

榆林地区输电线路多分布在纵横交错的峁梁沟壑上,传统巡检面临巨大挑战。无人机等智能设备的应用,打通了自主巡检前端壁垒。

该公司坚持科技应用和安全生产业务深度融合,通过数据分析评估风险,利用机器人、无人机等智能设备进行巡检与维护,为安全运维管理插上智慧的翅膀。

7月6日,该公司输电运检中心绥德输电运维班值班员王治兵轻点几下电脑鼠标,不远处的330千伏绥德变电站附近,一架黑色的无人机从预设机巢中缓缓飞出,顺利完成附近5公里范围内线路的自主巡检任务。

迎峰度夏期间,该公司投入100余架无人机,并扩大机巢部署范围,深化自主巡检技术,实现对重要输电线路的全覆盖、精细化巡查。

累计开展35千伏及以上输电线路无人机巡检5556.4公里,精准识别出螺栓松动、绝缘子伞裙破损等隐蔽缺陷1621处。

此外,1514台通道可视化装置每日回传万余张现场照片,共同构筑起全方位、无间断的智能巡检防线。

在变电运维方面,科技手段同样成效显著。6月23日,该公司变电运维中心员工运用“在线监测+智能巡检+高清视频”三位一体技术,通过智能巡检机器人、高清视频监控等设备实时采集运行数据,建立设备健康档案。大数据分析技术对设备异常状态进行智能研判预警,该系统的投运使变电设备缺陷发现率显著提升,平均处理时间缩短50%,有效提升了电网可靠性。

严抓严管 现场管控筑防线

安全生产的关键在现场,难点在一线。

6月10日,在330千伏绥德变电站,安全督查人员屈志强对保护定检与设备消缺作业进行了全流程督查,确保人员操作到施工流程均符合标准化、规范化要求。

这样的严格管控,在每年的春检、秋检期间更被提升至战略高度。2025年正值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的“集中攻坚年”,面对榆林国家级高端能源化工基地的高可靠性供电需求,公司聚焦电网结构优化、设备管理提升与现场风险防控三大核心,系统部署春检工作。

期间,公司创新采用“网格化督查+智能化巡检”模式,对输、变、配各环节展开拉网式排查。管理上坚持“无计划不作业”和“全覆盖、无死角”的安全监督原则,并综合运用“远程+现场+驻点+四不两直”等多种督查手段,通过现场监督、“飞行”检查、突击“抓拍”等方式,推动反违章工作,将安全防线不断前移。

除了刚性的制度约束,柔性党建领航也为安全生产注入了强大动能。

10月23日,在榆林南至白界110千伏线路工程现场,几名佩戴党员徽章的技术骨干围绕当日安装工序,为作业人员带来一场生动的安全教学。

“大家注意,安装这个部位的防坠轨道,最容易出现的疏忽是什么?”党员刘亚军现场提问,随后结合实践,针对高空防坠落等具体风险,逐一讲解防范要点和标准动作。该公司持续深化“党建+安全生产”专项工程,系统开展“党员身边无违章”“安全责任区”创建及“安全吹哨人”行动,充分发挥党员带头作用。

严管与厚爱结合,制度与党建互促,共同凝聚起保障安全的强大合力。在即将收官的2025秋检工作中,公司高效推进1355项检修任务,为打赢迎峰度冬攻坚战夯实基础,提供保障。

在黄土高原的沟壑峁梁间,无人机群仍每日巡航,监控中心的屏幕依旧闪烁,榆电人继续用坚实的脚步守护纵横的银线,国网榆林供电公司正以如磐定力筑牢安全根基,朝着电网长治久安、服务优质高效的目标笃定前行,为区域发展注入不竭的“电动力”。(通讯员 陈婷婷)
 

西西新闻榆林
编辑/董明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