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2日,中国农业科学院甘薯研究中心与卢龙县达成战略合作,标志着国家甘薯产业技术体系科研成果转化应用项目正式落地甘薯大县卢龙。这是自7月22日国家甘薯产业技术体系挂靠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甘薯研究中心成立后,全国首个落地的科技成果转化应用项目,为卢龙县甘薯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科技动能。
作为全国知名的甘薯主产区,卢龙县现有甘薯种植面积12.7万亩,集群全产业链年产值达10.15亿元。近年来,当地通过构建“产品多样化、产销一体化、品牌国际化”的创新格局,成功打造出富民强县的特色产业链。此次战略合作将重点推进四大领域技术转化:一是甘薯新品种示范栽种,二是脱毒技术体系推广,三是高效栽培模式创新,四是深加工产品研发(涵盖代餐粉、爆浆薯条、红薯叶粉、花青素饮品等高附加值产品)。
中国农业科学院甘薯研究中心首席科学家李强表示:“通过建立长效合作机制,我们将优先在卢龙开展甘薯全产业链技术集成示范,重点突破种质创新、绿色防控、全株利用等关键技术。”目前,河北中薯农业科技集团已与中国农科院、河北农大等科研机构建立深度合作,建成国家北方山区农业工程技术中心甘薯试验站、河北农科院博士工作站等多个创新平台。
河北中薯董事长刘旭介绍,依托科技赋能,企业在种薯繁育、病虫害绿色防控、产后资源化利用等领域已取得显著成效,相关技术成果正在12.7万亩耕地中推广应用。此次战略合作将进一步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预计三年内带动甘薯深加工产值提升30%,助力“卢龙甘薯”品牌走向更广阔的市场。
原标题:全国首个!落地卢龙
来源:秦皇岛日报
编辑:常明明
[稿源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oIAnqlXbH_tJ-1yhRUj8Ow]
编辑/姚可怡
审核/柏冬雪
终审/张琛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