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2日,陕西省应急管理厅公布了6起生产经营单位事故隐患内部报告奖励典型案例,涉及煤矿、水泥、乳业、热电等多个行业。这些案例中,一线员工凭借专业警觉性及时发现重大安全隐患,企业依据内部举报奖励制度给予500-1000元不等的现金奖励。
据了解,在铜川永红煤业,巡查员蔡某某发现猴车固定横梁焊接点开焊,立即组织人员撤离并上报,避免了一起可能发生的机械伤害事故;蒲城尧柏水泥安全员何某发现采区边坡存在伞岩隐患,通过数字化平台快速处置了爆破后遗留风险;西安百跃羊乳集团两名员工及时发现被大风吹落的树脂钢板,消除了高空坠物隐患;大唐灞桥热电厂维护人员则通过加装爬梯遮挡门,堵住了高空坠落的安全漏洞。
尤为值得关注的是铜川照金煤矿案例,安监员朱某发现主皮带机尾被浮煤埋压的隐患后,果断采取断电措施,避免了可能引发煤层自燃的重大火灾风险。这些案例生动说明,一线员工作为安全生产的“前沿哨兵”,其主动性和专业素养对企业本质安全水平的提升至关重要。
据观察,此次公布的案例具有典型示范意义。通过建立事故隐患内部报告奖励制度,既调动了员工参与安全管理的积极性,又形成了“发现-报告-整改-激励”的良性循环机制。各企业根据行业特点制定的差异化奖励标准,如永红煤业的“及时准确报告+临时防范措施”双重要求,灞桥热电厂的班组集体奖励模式,都体现了制度设计的精准性。(记者 张黎江)
编辑/董明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