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商洛市丹凤县聚焦“稳就业促增收硬仗”,把直播间搬进招聘会、把岗位送到家门口、把信息推送到身边,用“直播带岗”撬开群众就业增收大门,积极破解“用工难”“求职难”,促进群众有效增收。
搭平台,让招聘触屏可及。打造“丹凤就业”微信公众号、视频号、抖音号直播平台,联合县内9家人力资源公司,就业服务专员化身“带岗主播”,转型变身就业“店小二”。2025年“春风行动”期间,累计开播30余场,推送岗位9000余个,线上观看超6000人次,达成初步就业意向260余人。截至目前,开展直播带岗280余场,提供岗位1.8万个。
建场景,让岗位跟着人流走。把直播带岗与“年货节”“赶集日”深度融合,在火车站广场、12个镇(街道)、移民搬迁点组建巡回招聘网点。春节后首场“赶集式”流动招聘会同步直播,12个镇(街道)吸引5000余人在线互动,现场达成就业意向132人。目前,向南京、浙江、安徽等地“点对点”劳务输出29批次1216人,向渭南、湖北、安徽、内蒙古输送季节性务工200余人,在移民搬迁点返乡回流人员专场招聘会现场达成就业意向50余人。
强服务,进厂门一车直达。启动“点对点”输送闭环机制,线上线下推送信息、统一包车、全程护送。在“春风行动”现场,657名务工人员从丹凤火车站广场乘坐“返岗专车”,直发南京、温岭、芜湖、西安等地;政府部门统一购买乘车保险,发放“暖心礼包”,实现“出家门、上车门、进厂门”无缝衔接。
塑品牌,让技能变现增收。丹凤县通过线上直播间推介“丹凤厨工”省级劳务品牌,通过“岗位+培训+认定+输出”一体化服务,已带动1.2万人外出就业,人均年增收6万元;同步培育“丹凤麻农”县级品牌,吸纳6980人围绕天麻产业链就业,年产值达2.8亿元。
重长效,让数据“持续赋能”。常态化开展用工后续跟踪服务,建立劳动力转移就业台账,实时跟踪入职率、稳岗率、缺工、薪酬水平,实行“一企一策”服务专员包抓企业责任制;对离岗人员开展“131”服务(1次职业指导、3次岗位推荐、1次技能培训),确保“岗位不断线、服务不打烊”。
目前,丹凤县已通过点对点劳务输出、直播带岗、线上招聘、流动招聘、季节性务工等多元化招聘方式,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5.4万人,创经济收入5.7亿元,其中利用直播带岗达成就业589人,带动就近就地就业1800余人,让更多群众搭上科技“数字就业”快车,端稳“技能增收”饭碗,拓展致富“指尖”就业新渠道。 (通讯员 樊利仁 贺甜)
来源/丹凤宣传
编辑/董明洁 陈丹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