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日,星期六,盛夏的热浪已漫过榆林城的屋顶,笔者跟随国网榆林供电公司建设部杨程的脚步,记录电网建设者周末忙碌的一天。
杨程,国网榆林供电公司建设部专责,是朝阳110千伏输变电工程的业主项目经理。
上午7点50分,杨程的身影出现在朝阳街道办事处的门口,他一手拎着文件袋,一手捏着半个包子,开启了一天的工作。他告诉笔者,今天的工作主要是与朝阳街道办、项目设计单位及施工单位召开专题协调会。
8点整,协调会准时开始。除了街道办和施工方外,还来了几位小区业主代表。一位大爷没等坐稳就开了腔:“变电站离小区这么近,安全不?”
杨程和他的同事们早有准备,一位同事翻开《电力设施保护条例》,递给大爷并解释道:“大爷您看,110千伏变电站的安全距离是5米,朝阳变围墙离最近的住宅楼有100多米呢。”杨程笑着补充,“这是市上的重点工程,全户内设计,设备都藏在楼里,外观跟旁边的写字楼差不多。”
解释完安全问题,话题很快转到堆土争议上。拟建的朝阳110千伏输变电工程紧邻正在建设的延长石油小区,而小区开挖的大量土方,就堆放在变电站规划区域的四周,严重影响了变电站建设,需要清运出去。施工方经理面露难色道:“杨工,开挖的土方都已经堆好了,重新找地方,我们的运输成本得翻倍,能不能不换位置?”
“省运费不能省安全。”杨程拿出卷尺,对照图纸,一边丈量,一边划出界限,“堆土高度超过3米,就得与变电站设备区保持8米以上安全距离,这个距离只能大不能小。”最后,小区施工方不得不重新规划堆土区域,经理苦笑着对杨程说道:“你这安全关把得可真严。”
中午12点,太阳把工地晒得冒热气。杨程戴着安全帽,在变电站选址处来回踱步。他蹲下身子,抓了把土,在掌心搓了搓,对身边的同事说道:“往下挖3米都是实土,打地基稳当。”
回去的路上,杨程的手机响了,是建设部同事发来的周日工作安排。他告诉笔者:“我这点工作算不了什么,电网攻坚现场,好多同事正顶着日头扎在工地上,盯进度、查安全,别说按时吃饭,就连喝水也得见缝插针。”
这一天,他没讲什么高深的专业知识,却让那些关于变电站选址的焦虑、安全的疑问,在一次次俯身丈量、一遍遍耐心解释里,慢慢有了答案。(文 王璨)
编辑/董明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