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中小学AI教育大动作!未来三年这样培养“智”造人才

西西新闻 @ 2025-08-05 17:24

8月5日,西安市教育局正式印发《西安市推进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专项行动方案(2025-2027年)》,明确未来三年将全面推进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构建人工智能教育新生态。


根据方案,西安市将从2025年起逐步开展多学科融合的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课程,扩大优质数字资源供给,创建一批高质量的典型应用场景。到2027年,全市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课程覆盖率达到70%以上,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优秀案例,打造人工智能与教育融合发展的“西安样板”,基本形成人工智能教育新生态。 

锚定六大重点任务:

1. 优化人工智能教育基础环境

建设西安市智慧教育大平台,打造人工智能教育基座,提供算力与技术支撑。  

建设100个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实验室,推动高校、企业实验室向中小学开放。  

升级智慧教育基础设施,推进教育专网建设,实现校园无线网络全覆盖。  

2. 构建人工智能教育课程体系

义务教育阶段开设人工智能通识课程,小学侧重体验式学习,初中强化认知与应用,高中开展综合性实践项目。  

鼓励开发特色课程,融入西安历史文化、航空航天等元素。  

从2025年秋季学期起,全市中小学每学年人工智能课程不少于8课时,可独立设置或融入其他学科。  

3. 加强人工智能师资建设

从信息科技、科学等学科遴选教师转岗人工智能教学,并引进专业人才。  

实施“人工智能百千万培训工程”,每年培训100名教育管理者、1000名骨干教师和10000名学科教师。  

推动人工智能与学科教研融合,设立专项研究课题。  

4. 提升学生人工智能素养

开展多样化实践活动,形成“一区一主题、一校一特色”品牌。  

利用智能技术采集学情数据,提供个性化学习支持。  

加强人工智能伦理教育,提升学生风险防范意识。  

5. 促进教育资源均衡发展

组建“人工智能教育城乡共同体”,推动优质校与乡村校结对帮扶。  

搭建跨区域协作平台,促进人工智能教育资源共享。  

6. 创新人工智能教育应用场景

打造100所“人工智能+教育”实验学校,推广100个创新应用案例。  

推动人工智能在教育教学、教育治理、评价改革等领域的深度应用。  

为确保方案顺利实施,成立市、区推进人工智能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和专班,负责统筹区域人工智能教育。加大经费投入,强化数据安全与伦理监管。同时,通过宣传推广典型经验,加快人工智能教育普及。(记者 张黎江)


 

编辑/李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