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地下管网是城市运转的生命线,其安全稳定运行“不断线”是韧性城市的重要体现。
8月1日,据山东省政府新闻办召开的新闻发布会消息,2025年以来,山东全省共有114个城市地下管网管廊项目获得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支持82.08亿元,总额位居全国第三位。各设区市全面启动城市生命线安全工程建设,累计加装前端物联感知设备21万台(套)。
山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副厅长刘明伟介绍,近年来,山东按照先易后难、先急后缓、积极稳妥的原则分步推进城市生命线安全工程建设,制定燃气、热力、供水、排水防涝、桥梁隧道、综合管廊等分领域建设方案。在“数字住建”底座基础上,按照省级统建、市县分用的原则,统筹建设全省城市生命线安全监管平台,节约建设成本和数据流动成本。
根据城市基础设施自身特点和安全监管要求,将城市生命线安全工程建设与市政基础设施普查、城镇燃气安全专项治理等工作有效衔接,优先对燃气等高风险领域、高敏感场景开展监测,避免盲目撒网。
同时,政府与企业同向发力,在确保安全基础上打破企业系统与政府平台数据壁垒,推动企业监测数据实时汇入政府监管平台,实现监测数据互联、安全信息共享。
目前,山东省燃气安全监管平台已开展联调联试,正在接入监测数据;省城市生命线安全监管平台已完成系统设计工作,建成后,将进一步完善覆盖多层级、多行业、一体运行的城市基础设施安全监管体系,为城市安全运行构筑坚实的“数字防线”。
原标题:“数字住建”为基!山东16市全面启动城市生命线安全工程建设
来源:大众日报
编辑:于春晖
[稿源链接:https://dz.dzng.com/general/0/NEWS2606534IQHHPVMYSBRLP]
编辑/姚可怡
审核/柏冬雪
终审/张琛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