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警早 提前动 内蒙古气象部门多措并举迎战持续高温

西西新闻 @ 2025-07-17 16:26

连日来,阿拉善盟、乌海市、巴彦淖尔市等地迎来持续高温天气,部分地区气温突破37℃,局地更攀升至40℃以上,给当地生产生活带来严峻挑战。
 
面对“烤”验,内蒙古气象部门沉着应对,通过加强监测、深化与电力、农牧业、旅游等部门联动,多渠道发布预警等措施,让高温气象服务工作有序开展、扎实推进。
 
高温来袭 预警响应跑出“加速度”
 
7月上中旬,阿拉善盟出现入夏以来首场持续性高温天气过程,额济纳旗局地气温突破40℃大关、东部地区连续5天最高气温超过37℃。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后旗玛瑙湖更是出现39.2℃的高温。
 
“预警信息早一分钟发出,群众安全与健康就多一分保障。”阿拉善盟气象部门严阵以待,早在7月10日就率先发布《气象预报信息》,为盟委、行署及相关部门提供决策依据;次日,阿拉善盟减灾委员会办公室据此发布《自然灾害预警》提示,全面启动高温防范应对工作。
 
随着高温天气持续发展,内蒙古全区各地气象部门持续强化预警服务措施。高温期间,阿拉善盟气象部门每日利用数字气象人滚动发布未来24小时高温天气预报,累计发布各类高温预警8期,其中红色预警1期、橙色预警6期、黄色预警1期,高温实况信息5期;乌海市气象局按照“131631”递进式服务要求,发布中期预报1期、重要天气报告1期、高温预警信号3期、高温天气实况通报3期;巴彦淖尔市气象台建立“预报员-首席-台长”三级研判机制,科学指导旗县局发布高温预警。
 
部门联动 共筑高温“防护墙”
 
电力保供是高温天气下的重中之重。随着高温的持续,企业生产用电需求节节攀升,电力线路负荷增大。内蒙古电力集团阿拉善供电公司根据气象预警,立即启动高温保电应急预案,运用红外测温仪对关键设备进行“体检”,及时排查过热风险。同时开展停电应急演练,协助重点企业完善“一户一案”预案。
 
“气象信息帮助我们精准把握应急预案启动时机,既保障了企业生产,又确保了居民用电无忧。”该公司巴音敖包工业园区企业客户经理武柯说。
 
在保障电力供应的同时,农牧业生产也面临着考验。由于巴彦淖尔市此前一周,经历了两次强降水天气过程,大部分农田遭遇短时强降雨影响,部分农田遭遇冰雹侵袭,导致农田严重积水内涝,农作物倒伏损毁,此次高温天气很容易引发农区高温高湿类病害。
 
不仅如此,雨后高温也会对牧业产生很大影响。“雨后高温不仅会加剧牧区疫病传播风险,还可能给防疫工作带来额外负担。”巴彦淖尔市气象局高级工程师刘艳丽解释。
 
针对农牧区风险情况,巴彦淖尔市气象局紧盯农牧业生产需求,及时提供高温天气监测预报预警服务,与巴彦淖尔市农牧局联合发布《巴彦淖尔市现代农牧业服务专题》,对天气影响进行分析,提醒农牧民注意防暑降温,并为农牧民提供防灾减灾生产建议。
 
精准服务 守护特色产业“生命线”
 
内蒙古气象部门还创新服务方式,为特色产业发展保驾护航。葡萄产业是乌海市重点发展的特色产业之一,持续高温天气会对葡萄产生不利影响,易导致葡萄患灰霉病、霜霉病,也会使果实膨大受阻、糖酸比失衡,导致产量与品质降低。
 
“乌海市将于未来一周持续出现高温天气,需加强葡萄病虫害防治,同时进行科学灌溉、土壤保墒,对树体进行遮阳防晒,及时修剪与负载调控。”
 
针对酿酒葡萄气象服务需求,乌海市气象局提前制作发布《酿酒葡萄气象服务专报》,不仅预报未来一周天气情况,还为防范高温天气在葡萄种植过程中所造成的各类影响提出具体建议,降低高温对葡萄品质的影响。
 
乌海市气象局主动服务旅游业发展,专门为乌海湖休闲度假区制作发布《乌海湖旅游气象服务》产品,度假区根据气象风险提示及时调整户外活动安排。这种“气象+旅游”的服务模式,既保障了游客安全,又为旅游气象风险防控水平的提升起到了积极作用。
 
原标题:预警早 提前动 内蒙古气象部门多措并举迎战持续高温
来源:内蒙古日报
编辑:石向军
[稿源链接:https://finance.sina.com.cn/roll/
2025-07-17/doc-infftyix7624622.shtml?cref=cj]

 
编辑/何海潮
审核/柏冬雪
终审/张琛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