灞桥区老洞小学研学实践:在稻田与画笔间触摸农耕文明

西西新闻 @ 2025-05-01 07:47

4月28日,西安市灞桥区老洞小学4-6年级学生走进秦小龙农业示范基地,开启了一场以“体验传统农业 感受自然魅力”为主题的研学实践之旅。这场融合劳动教育、文化传承与生态探索的实践活动,让少年们走出课本,在春日的田野里书写着“知行合一”的成长答卷。

在稻田边的农业大讲堂里,专业讲解员以二十四节气歌为引,将传统农耕的智慧画卷徐徐展开。从“一粒种子千滴汗”的精耕细作,到“稻花香里说丰年”的生态智慧,孩子们听得聚精会神。当得知古代农民通过观察星象制定农时,学生们惊叹:“原来课本里的《悯农》诗,藏着这么多学问!”


踏入稻鱼共生示范区,孩子们瞬间被眼前的生态奇观吸引。“稻田为鱼儿遮阳,鱼儿为稻田除虫,这就是‘天人合一’的智慧!”讲解员话音未落,孩子们已迫不及待卷起裤腿冲进浅水区。捉鱼摸虾的欢笑声中,有人滑倒在泥潭里却笑得更欢,有人举着战利品炫耀。这片稻田不仅承载着千年农耕智慧,更成了孩子们释放天性的乐园。



草地上,风筝彩绘与花馍制作同步展开。“看,我的风筝上有稻田、鱼儿和农人劳作的场景,我要把今天的收获画给城里表弟看!”另一边,面团在孩子们手中变幻出麦穗、燕子等造型,非遗传承人现场指导:“花馍里的每道褶皱,都藏着对土地的敬意。”当风筝乘风而起,当花馍蒸腾着热气出锅,传统技艺在孩子们指尖焕发新生。



射箭场上,孩子们屏息凝神瞄准靶心。当箭矢“啪”地命中九环,有同学握拳高呼:“就像农民伯伯坚持耕耘,我们也要坚持练习!”丛林拓展区的“毛毛虫竞赛”更显默契,跌倒了再爬起,落后了不气馁。“原来团结就是力量!”这些体验让“坚持”“协作”等抽象词汇,变成了孩子们亲身体会的成长印记。



夕阳西下,闭幕式上,孩子们争相分享感悟:“稻田里的泥巴比手机游戏有趣”“农民伯伯的草帽下藏着大学问”。

据介绍,通过此次研学实践教育活动,同学们不仅亲近了自然,拓宽了知识面,增强了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意识,还在实践中体验到了劳动的快乐和价值,更加深刻地理解了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的意义。未来,灞桥区老洞小学将继续组织更多丰富多彩的研学实践教育活动,为同学们提供更多亲近自然、拓宽视野、提升自我的机会,助力同学们在成长的道路上不断前行,绽放光彩。

 

来源/西安市灞桥区老洞小学
编辑/李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