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市甘泉县:走好现代农业“接二连三”之路 奏响多业融合富民强县新曲

西西新闻 @ 2024-05-10 10:26

5月8日,全省高质量项目推进会暨县(市、区)委书记工作交流视频会议召开。

会上,中共甘泉县委书记左新文作了交流发言。他说,甘泉县素称“美水之乡”,是中国天然氧吧、中国民间文学之乡。作为传统农业县,甘泉县牢记习近平总书记“要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的重要指示,深刻体悟“无工不强、无旅不富、无商不活”的道理,用足用好产业、资源、区位优势,持续壮大食品加工、生态旅游、智慧物流三项产业,走出了一条现代农业“接二连三”融合发展之路。一季度,食品加工业产值增长17%,旅游综合收入增长22%,智慧物流业产值增长80%,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9%。
 
融通“产加销”,让“田里粮”进工厂、上货架。

甘泉因水得名、因水盛名,水资源滋养了30万亩良田,催生了以豆制品为主的食品加工产业,坚持深耕细作、久久为功,将“小食品”做成“大产业”。以园区承载促进产业集聚,建成占地5.6平方公里的食品加工产业园,拥有标准化厂房8万平方米,引进企业43家,形成7大类25种食品加工产业集群,被命名为省级农副食品加工示范园区。一季度,园区产值增长94%。

以拳头产品抢占市场高地,与江南大学合作建立豆制品创新研究专家工作站,建成西北地区最大的豆制品加工生产线,八千里豆腐干、新迎纳豆、隋唐美水酒、洛河川椒麻鸡等拳头产品深受市场欢迎。以政策加力推动产销两旺,甘泉县财政每年列支2000万元专项资金支持企业扩大产能、拓展销售,对食品加工企业产销规模破亿的一次性奖励200万元,助推企业做大做强、产品走俏市场,实现“放水养鱼”良性循环。
 
融合“农文旅”,让“山里景”火出圈、有前景。

甘泉大峡谷的出圈出彩为全县旅游业发展带来无限生机,坚持把景区创得更优、把人气聚得更足,让更多老百姓享受到“旅游+”的红利。有看点才能有卖点,坚持保护优先、自主开发、滚动发展,两年创成国家4A级景区2个、3A级景区2个,甘泉大峡谷成为西北地区网红打卡地,正在向国家5A级景区、世界地质公园、全球摄影圣地迈进。

聚人气才能聚商气,运用市场化思维,与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社、携程网建立战略合作关系,通过开辟旅游专列、举办赛事活动、发放消费券引流造势,“峡谷热”激发“旅游热”,“客流量”带来“消费量”,一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9.6%。多业态才能多收入,大力发展休闲采摘、民宿、农家乐等新经济、新业态,旅游业拉动村集体经济和农民收入年均分别增长20%和8%以上,更多群众在“家门口”吃上“旅游饭”、走上“致富路”。
 
融入“物流网”,让“土特产”走出去、成大业。

商贸物流一头连着广阔市场、一头连着广大农户,坚持把发展智慧物流产业作为畅通经济循环的基础,助力更多好产品走出去、卖好钱。建好园区引育链主,投资30亿元建设智慧物流产业园,成功引进中通、韵达项目,党政主要领导亲自帮办代办,中通项目47个工作日办结开建手续,目前日进发件量50万件,有效缩短运距、降低成本,激活陕北乃至西北地区商贸流通的“一池春水”。

依托链主催生链群,发挥头部企业“磁吸”效应,导入冷链、仓储、运输等上下游产业,关联带动陕粮农延安小米、自然搭档苹果集散销售、科技智能包装等一批食品加工、销售、配套企业蓬勃发展。“物流+”成为招商聚商的重要引擎,去年民间投资增长423%、位列全省第一,今年一季度招商引资工作综合考核排名全市第一。构建体系畅通循环,以物流园区为枢纽,积极构建贯通县乡村的电子商务和物流配送体系,打通农产品上行“最后一公里”,成功创建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县,甘泉“土特产”搭上物流顺风车、广销全国大市场。
 
下一步,甘泉县将以深化“三个年”活动为总抓手,按照“县域经济特色化,特色经济产业化,特色产业集群化”思路,持续强链条、兴业态、树品牌,加快构建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全力打造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县、全省特色农产品加工示范区、全省智慧物流示范县,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迈出更大步伐。

来源:延安市甘泉县委宣传部
编辑:席静 张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