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浙江温州瑞安市塘下镇双桥村村民虞海河又遇上“烦心事”了——和16年前一样,他创立的“幸福一家”招不到娃了。
2006年,事业有成的虞海河立志要帮助困境儿童成长。但由于信息不对称、缺乏“找娃”途径等原因,虞海河并没有如预期那般顺利找到娃。
在社会各界的帮助下,2007年8月,虞海河成立了“幸福一家”,开始收养孤儿和贫困儿童。
15年间,陆续有26名“困难娃”从家中被接来“幸福一家”中生活至成年,他们走出了困境、有了新生活:考上大学、入伍当兵、成家立业……15年间,“幸福一家”获得了浙江慈善奖,虞海河及家人多次获得中国好人、浙江好人、感动温州十大人物等荣誉。
近年来,虞海河却逐渐发现,“幸福之家”招不到娃了。
瑞安市民政局社会救助福利和移民工作科科长胡慧杰告诉他,瑞安现有的408名困境儿童都有政府“兜底”,“已经没有符合‘幸福一家’帮扶标准的孩子了。”
虞海河咨询了瑞安多家慈善机构及相关部门,得到的回复都是:“对不起,您的‘烦恼’解决不了。”
在瑞安,同样遇到“招娃”烦恼的,还有办了22年的“云江助学”、10多年的“阳光爱心助学”等公益项目。
“‘幸福一家’的经历,印证了瑞安农村从‘贫困成为过去式、小康成为完成时、共富成为进行时’的历程。”曾从事扶贫工作多年的原瑞安市扶贫办主任胡志酬表示,这十几年来,瑞安以“三位一体”农村新型合作改革为抓手,不断推进乡村振兴,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推动共同富裕。如今,农民的口袋越来越鼓,农村的日子不比城里差,需要帮扶救助的孩子越来越少。
瑞安市统计局披露的数据显示:2007年至2021年,瑞安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9439元增至39424元,增长约3.18倍;城乡居民收入倍差从2.48缩至1.87。
来源:新华网
编辑:张琛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