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料微博

微信

罗文利:陕西考古成果成为让世界了解陕西乃至中国灿烂文明的“金色名片”

西西新闻  @2021-09-28

字号
9月28日10时,在陕西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办新闻发布会上,陕西省文物局局长罗文利、副局长周魁英,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副院长种建荣以“探索历史未知,揭示文明本源, 谱写陕西考古事业高质量发展新篇章”为主题,分别就就陕西考古的有关情况回答了媒体提问。
 
罗文利:

“十三五”时期 陕西7项考古成果荣获“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此场新闻发布会是陕西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奋力谱写陕西高质量发展新篇章”系列发布会第二场,发布会由陕西省委宣传部新闻发布处处长李惠主持。在媒体记者提问前,陕西省文物局局长罗文利首先介绍了陕西整体情况。
   
罗文利说,长期以来陕西不断加大考古科研力度。仅“十三五”时期,全省就实施了考古项目691项,发掘出土文物3.7万余件(组); 7项考古成果荣获“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4项荣获“中国考古新发现六大项目”,2项荣获“田野考古奖”,石峁遗址被评为近十年“世界十大考古发现”,其中一些重大考古问题的研究取得了新进展。

·东亚现代人起源研究获得重要证据。在陕北黄河沿岸、陕南秦岭地区考古调查工作基础上,发掘了距今10-1.5万年间、罕见丰富遗存的南郑疥疙洞洞穴遗址,为了解中国南北过渡秦岭地区旧石器晚期人类情况及东亚地区早期现代人演化自本土古人群的学说提供了重要证据。

·中华文明起源和发展研究取得重要成果。陕北地区发现了气势恢宏的宫室类建筑、布局规整的宗庙类遗迹和等级分明的大型墓地。通过对石峁、芦山峁、寨山等重要考古资料的综合分析表明,距今4300年前的龙山时代,陕西北部已明确出现国家形态,聚落差异悬殊、人群分化明显、等级观念突出,呈现出中国国家起源的陕西模式和进程。

·关中地区龙山文化研究取得重大突破。中、省、市考古机构和大学联合考古队通过对太平遗址的考古研究,发现环壕及玉器、卜骨、叶形陶牌饰等高等级文物,其中一件陶铃尤为罕见,仅在山西、河南的个别都邑性遗址中有所发现,基本可以确认太平遗址为一处大型客省庄二期文化环壕中心聚落,距今约4600-4000年,已进入夏代纪年时间范围。

·中原地区文明化进程研究取得重要进展。通过对杨官寨遗址庙底沟文化大型墓地460余座墓葬开展的多学科研究,推测距今约5500至5000年前以男性为继承符号的男权社会已经确立;发现了关中地区乃至中国境内最早的人工水利系统,厘清了杨官寨城址雏形,推进了西安城市演变和中国古代城市的起源发展研究。

·民族融合和长城文化研究发现新资料。少陵原十六国大墓是目前所见该时期规模最大、等级最高、结构完整的大型陵墓,既具中原传统汉文化特点,又具有少数民族文化特色,反映了中华文明由多元到一体的历史演变过程,发现的彩绘土雕建筑是目前考古发现的最接近中国传统古代土木建筑原型的实例。清平堡遗址考古第一次将长城营堡内名为“显应宫”的城隍庙遗址完整揭露,被纳入“考古中国”国家重大项目,也将助力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

·石窟寺调查研究工作走在全国前列。我省率先摸清全省997处石窟寺资源家底,数量位居全国第二;陕西省考古研究院、陕西省文物保护研究院、西安交通大学等12家科研机构联合成立了陕西省石窟寺保护研究中心,该中心将协作开展石窟寺、石刻保护利用的科技攻关,着力提升全省石窟寺保护利用水平,服务国家文化战略大局。

·配合建设工程考古取得一系列重要发现。全力配合做好高铁、地铁等建设工程中考古工作,取得了一系列重要考古发现,尤其是通过西安咸阳机场扩建工程考古发掘项目,建立了这一区域时代长达2200余年的完整中国古代墓葬序列。

与此同时,罗文利进一步指出,陕西充分发挥精神标识引领作用,积极推进秦始皇陵内城垣保护展示、西安碑林博物馆改扩建等重大文化标识项目顺利实施;今天,秦始皇陵铜车马博物馆正式对外开放,全方位、多角度展现铜车马修复保护、考古研究的最新成果,珍贵文化遗产重焕活力。全国首座考古专题类博物馆——陕西考古博物馆主体已经竣工,展陈工作正在有序进行,不久将对外开放,作为陕西考古成果助力文化强省建设的重要举措,将充分阐释和展现陕西考古的精彩魅力。

同时,为进一步用好考古研究成果,陕西已建成基于考古成果的博物馆及遗址公园100余家,“十三五”期间,新建了铜川、渭南等文物类博物馆及梁带村等考古遗址博物馆,目前“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获批4处、立项8处,5处长城点段纳入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创新建设了首批25处“省级文化遗址公园”;全省年均举办各类展览400余项,接待观众近亿人次,开发推广文创产品上千种,不断发挥考古成果的公共服务功能,成为让世界了解陕西乃至中国灿烂文明的“金色名片”。
 
种建荣: 
    
周原遗址考古有三个方面重要收获
    
针对社会关心的周代的考古新发现,种建荣表示,近年来,周原遗址考古的重要收获集中在三个方面:

1.大型建筑基址。位于凤雏甲组建筑东侧,是由五座夯土基址围绕中间庭院组成一座四合院式建筑,面积约1400平方米。始建于西周早期,西周晚期废弃。单体建筑F6的建筑风格、方向、时代与凤雏甲组建筑及F3一致,推测三者应为周原遗址内西周早期遗存中面积最大的一组建筑群。

2.周原水系。通过考古勘探、发掘,初步认为周原遗址内存在着自然水系与人工水系、蓄水池与引水渠、干渠与支渠等不同层次的水系遗存,共同构成了周原遗址的水网系统。发掘资料和研究表明,这些池渠是周原西周时期聚落的给排水系统,其背后应有明确的管理机构和专业人员。这个水网系统的发现与确认,填补了周代都邑性遗址给水(池苑)系统的空白。

3.发现了城墙遗迹线索。2015-2016年在凤雏建筑区北确认北城墙800米。2020年又在多处地点勘探发现墙体遗存。这对进一步探索周原城址布局提供了重要证据。

对周代封国——陶渠,种建荣认为,韩城陶渠遗址考古启动于2020年5月,根据调查、勘探,基本确定遗址面积约60万平方米,由大中型墓地、中小型墓地、高等级建筑区、普通居址区等部分组成,遗址北侧有一条东西向的壕沟为遗址的北界。西侧为墓葬区,部分存在居葬一体或居葬有重合现象。

目前,已完成2座“甲”字形大墓(M16、M28)、2座中型墓竖穴土坑墓(M20、M23)的发掘。墓葬均为东西向,“甲”字形大墓的墓道内皆埋有整车马,出土“京”字铭文铜戈,根据文献记载“京”为嬴姓,对陶渠墓地的年代、性质、族属等判断有重要意义。

与此同时,在以陶渠遗址为中心的芝水河两岸进行了大规模的调查,发现两周时期聚落遗址多处,其中距离陶渠遗址约5公里发现与其同时期的墓地一处,等级略低,对探索周代封邑的聚落结构以及研究这一区域两周时期聚落演变情况提供了基础资料。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