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料微博

微信

国网榆林科创新城中心供电所:从“管”到“育” 重塑班组建设“动力源”

西西新闻  @2025-09-30

字号

在国网榆林市科创新城供电公司中心供电所,一套名为“321”的管理法正悄然重塑着基层工作生态。“三位一体夯基础、两个落实强保障、团结一心促发展”的核心理念,不再是墙上的标语,而是化作职责分工、绩效评价、协同合作的具体行动,像精密齿轮般啮合起责任、激励与关怀,推动班组运行效率与服务质量双提升。

清晰责任链,拧成协作绳

“今天采集上线多少块电表?”“采集指标比昨天提升了多少?”“线损合格率是多少?”每天下班前,中心供电所的工作人员都会梳理当天的工作,而所里公示栏上每天定时更新的《通报》,也成了大家必看的“风向标”。

在推行“321”管理法初期,大家心里都有些没底,担心自己的名字出现在“问题栏”里。这份《通报》逐渐从员工眼中的“罚单”,变成了照见不足的“镜子”。“今天谁的作业票填写不规范?”“哪项操作流程未严格执行?”别人的问题成了对自己的警示,倒逼全员主动改进。这面“镜子”背后,正是“321”管理法中“三位一体”的实践——通过优化分工、明确指标、强化绩效,让模糊的责任清晰化、抽象的目标具象化。

(中心供电所工作人员服务走访养殖户)


此后,供电所建立了“1名内勤+2名外勤”作小组机制,指标下滑共同担责,提升则一起受奖。内勤人员实时向外勤人员推送系统监测的采集、线损数据,外勤人员精准开展现场核查;若核查发现需现场作业处理的问题,内勤人员同步协助完成工单流程,避免外勤人员往返奔波现场与供电所之间。

台区经理苏恒瑞、张继仁分享了一次紧急处置经历:“当时,我们正在阳光海则安装电表,接到内勤人员转来的客户党建军停电求助,十分焦急。随即我们就去了党建军家中。经检查,是空气开关因螺丝松动导致虚接烧毁。幸好我们随身携带了备用空开。”所里的内勤人员同步办理工单流程,很快苏恒瑞手机上就收到了电子工单。从客户打电话报修到恢复供电,全程仅用了20多分钟。

“客户也没想到能这么快来电,非常满意。之前因沟通不畅、处理不及时吃过考核的亏,我们现在协作非常顺畅。”张继仁说。

“我们的考核是实打实的考核,好就是好,不好就是不好,不管是对谁都不给留情面。但考核不是我们的目的,每日通报是希望通过这样的反馈形式,让每个人及时掌握工作状态,做得好与需要改进的地方都一目了然。”所长郑登旺坦言。

如今,指标成了连接内勤与外勤的“纽带”,大家共析问题、共担责任、共谋提升,客户满意度与班组效率同步攀升。

小岗位破局,细服务暖心

过去,工器具管理岗常被视作“辅助岗”,“两穿一戴”要求也容易被忽视,工器具遗忘、逾期不归、账物不符等问题频发。

2025年4月,姬光蕊接手工器具管理时,面对的是摆放杂乱无章的工器具、沾着硬泥的防护用品,每次领取都需要花费大量时间翻找,她的绩效也一度垫底。

在“321”管理法指引下,姬光蕊主动破局,建立了“一卡一物”详细清单,将接手的一百余件工器具按登高、绝缘、标识、个人防护等四大类别分区摆放,制作工具使用期限、属性归类小卡片,贴于对应摆放位置,确保到期前一个月完成试验。

同时,她启用了集成人脸识别、数字化出入库台账的工器具智能化管理系统,并通过短信实时发送非法领用、错误操作等预警信息,实现了工器具全生命周期精准跟踪。

“以前到现场才发现验电器没电、脚扣卡不紧,现在再也没遇到过。”台区经理张继仁的感受,道出了外勤人员的心声。

在日常管理过程中,姬光蕊发现,外勤人员使用的接地线,其铜线鼻子与接地操作杆连接处的绝缘护套频繁出现断裂或破损。以往面对这类问题,大家多是随意丢弃或搁置一旁,不报修也不处理。于是,她主动摸索出一个“小妙招”,采购一批热缩套管,套在易破损部位,通过火烤加热使其收缩封装。这样处理之后,绝缘效果可靠,连接处也更为牢固,既让原本濒临报废的工器具又重新恢复安全可用状态,有效降低了工具采购成本。

(供电所工作人员在工器具室里做安全试验)


随着绩效评价体系优化,从单一考核“工具完好”,到关注领取效率、维护质量、库存优化,大家规范归还习惯逐渐养成,安全作业水平与工作效率显著提升。如今,工器具室整洁有序,姬光蕊每天除了日常的维护和保养工器具,还会根据温湿度计指数,进行通风、晾晒,确保它们始终处于最佳状态。

看板明方向,同心聚合力

中心供电所走廊的“数字化指标”看板,是全所最受关注的区域。为减负增效,该所摒弃传统手写看板,将每月同业对标指标情况制成电子看板进行分类展示,按安全生产、营销管理两大专业划分为8项,用股票“涨跌色”来标识变化——红色代表提升,绿色表示下降。点开绿色数据,失分原因、责任人、提升措施与目标一目了然。

中心供电所的数字化指标看板)


在6月份指标看板中,电费回收指标完成率得分为绿色“9.841分”,点开后,清晰显示“较上月下降0.004分,因客户汪先生未按时交费,责任人刘凤凤、张琛其”。

每月月初,国网榆林供电公司指标发布后,供电所都会召开专题会,共同分析原因,研讨改进策略。针对6月电费回收指标下降,台区经理张琛其立即走访,原是汪先生将房子租赁出去,系统内只登记了房主联系方式,租户不能收到交电费的提示信息,导致欠费。他随即与租客沟通,互留联系方式并及时提醒交费时间。7月该指标便转为红色提升状态。

“每个月9号前,我一定把费缴够,不让你的工作难做。”租户左先生承诺。

此后,其他台区经理以此为鉴,积极加强流动客户用电宣传,有效推动了整体电费回收效率地提升。

(中心供电所全体工作人员)


目前,中心供电所为142个公网及专变台区配备8名台区经理,组建相邻互助组实现全覆盖,并在各台区醒目位置公示经理姓名、照片、联系方式,既方便用户联系,又接受社会监督。同时,建立村组、小区微信服务群,“电保姆”一站式承接营配业务,有效缩短故障停电时间,让供电可靠性与服务质量看得见、摸得着。

从考核之镜到管理之变,从重在“约束”到“培育”自觉,“321”班组管理法不断在科创新城中心供电所落地生根,见行见效,实现了班组有活力,服务有温度,客户信得过的成长和跨越。(通讯员 王晓彤 王新月)
 

西西新闻榆林
编辑/董明洁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