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流东进》9月底登陆开元大剧院 再现铁军精神与电波背后的英雄史诗
西西新闻 @2025-08-28
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由中国国家话剧院出品并演出的原创话剧《铁流东进》,将于9月26日至27日在开元大剧院隆重上演。该剧改编自人民文学奖得主季宇小说《最后的电波》,由文白、钟鸣编剧,查文浩导演,以跨时空叙事和青春化表达,刻画新四军通信兵群像,展现一段动人心魄的革命历史。
《铁流东进》以“为烈士立碑、为人民立传”为创作主旨,通过患有阿尔茨海默症的爷爷李安本突然声称“我是烈士”这一戏剧悬念,牵引出现实与历史双线交织的叙事结构。孙子在探寻爷爷真实身份的过程中,逐步揭开一段1941年新四军皖中独立师第三团在白马山被困时,依靠通信兵以电台突围的热血往事。剧中不仅塑造了从平凡百姓成长为革命战士的李安本这一“不完美的英雄”形象,更以摩尔斯电码为意象,串联起战争年代的信仰与当代青年的精神对话。
该剧自首演以来,获业界与观众高度认可。首轮演出开票9秒即售罄,大麦评分9.3,豆瓣评分8.5,社交媒体相关话题阅读量突破10亿,被《人民日报》誉为“从新颖独特的视角表现中国抗日战争伟大的新主流话剧”,更被观众称为“话剧版《觉醒年代》”。
在艺术表现上,《铁流东进》打破传统战争题材的宏大叙事框架,以“战损美学”实现视觉与情感的双重冲击。舞台以高低错落的白色模块构建多重场景,灯光与音效系统强化战争场面的张力,男声合唱中融入电码声效,青年演员以极具力量感的肢体语言,构筑起震撼的人体纪念碑。剧中真实刻画战士的脆弱与坚韧,摒弃口号式表达,却让牺牲与信仰的力量震耳欲聋。
该剧屡获行业肯定,不仅提名首届国际戏剧“学院奖”编剧奖,还在第六届华语戏剧盛典中斩获最佳男主角奖,并入围多项演技类提名。众多专家学者评价其“以年轻态叙事重构主旋律美学坐标”,是“国家话剧院在总书记回信后交出的首部高分答卷”。
此次《铁流东进》赴开元大剧院演出,是其首次出京巡演,兼具特殊的纪念意义与艺术价值。作品不仅是对革命先烈的深切缅怀,也是一次跨越代际的历史回望与精神传承。观众将在剧场中感受那段铁流岁月的炽热温度,理解“太平本是烈士定,从无烈士享太平”的历史重量。
来源/西安经开区
编辑/李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