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料微博

微信

商洛市镇安县庙沟镇:苏陕协作结出“幸福果”

西西新闻  @2025-07-18

字号

盛夏时节,走进商洛市镇安县庙沟镇,乡村面貌日新月异,万亩桑园与千亩中药材基地绿意盎然、特色产业蓬勃发展、村里工厂热火朝天、基础设施日趋完善……近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庙沟镇坚持把项目建设作为高质量发展的有力抓手,依托苏陕协作支持,加快产业发展、民生建设,不断提升城镇品质,一座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小镇正逐步展现在乡村振兴的画卷上。
 
庙沟镇地处商洛市镇安县城西南部,降水量充沛,海拔低,气候温润,发展蚕桑和中药材产业具有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沿着蜿蜒起伏的水泥路前行,便能看到田园、坡边、林间一块块依托协作资金支持建成的葱翠桑园和中药材基地。
 
2020年3月,庙沟镇紧盯苏陕协作发展机遇,积极争取依托苏陕协作资金500万元,全力推动蚕桑与中药材两大特色产业的提档升级。一方面,实施了标准化密植桑园改造提升与科学管护工程,优化了桑园布局,新修了入园便捷公路,为蚕桑产业的发展夯实了发展基础;另一方面,着力提升了现代化桑叶茶深加工能力,建成400平方米桑叶茶加工厂房一处,改造综合加工车间1200平方米,引进先进桑叶茶、桑叶面等加工设备一套,为桑叶系列化产品提质提供了有力保障。同时,打造了以天麻、毛慈菇、黄精、白芨等为主的中药材种植示范基地500亩,建成毛慈菇中药材种植大棚1000平方米。还通过“支部+产业党小组+企业+农户”的联农带农机制,毛慈菇产业得到快速发展,有效带动农民增收致富。“我去年承包了20来亩地种毛慈菇,收入就达到了30多万元,这真是土里刨出金疙瘩了!”庙沟镇五四村村民黄庆武脸上洋溢着笑容说道。
 
“庙沟镇的发展得力于苏陕协作资金的支持,兴桑养蚕、种植中药材既是传统产业,又是特色产业。目前全镇有密植桑园4000亩,田坎桑7000亩,2024年养蚕2208张,收购鲜蚕茧70吨。今年全镇已养春夏蚕1417张,预计全年养蚕可达到2200多张,收入在500万元左右。2024年,全镇中药材收入达到400万元,今年由于遇到天旱,中药材减产,收入比去年会略少点,但总收入也不下350万元”。庙沟镇党委副书记、镇长张亚莉说。

产业的发展也离不开基础设施的支撑,以前群众发展产业,到田间地头的路不通,栽桑苗、摘桑叶、种药苗、挖药材,全靠肩挑背驮。2019年以来,庙沟镇先后争取苏陕协作资金399.33万元,修通了全镇2.01公里的产业路,硬化了19.3公里的入户路,新建了1座便民桥。特别是为居住在旬河岸边的双喜村投资200万元,建成了一座长85米、宽6.5米的水泥桥,彻底解决了该村有史以来,三四组群众“雨天蹚水过,晴天绕山走”的出行难问题。“桥通了,乡亲们的心也通了,盼望已久的幸福梦也实现了,下雨大人小孩上学、生产生活过河再不担惊受怕了。”双喜村党支部书记董同权激动地说。
 
庙沟镇在积极争取苏陕协作支持资金壮大产业、实施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改善民生的同时,不忘开展环境治理工作,让乡村美丽的环境成为发展的底色。在实现城乡垃圾一体化处置全覆盖的基础上,探索推行出一套“双四分”工作法,即根据村民容易接受的方式,将垃圾分为可堆肥垃圾、不可堆肥垃圾、可回收垃圾、有毒有害垃圾四类,并建立“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转运、分类处理”的全镇垃圾分类处置模式。
 
“垃圾有了家,专人清运不落下;人居环境大改善,村民心里乐开花”。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为乡村振兴凝聚了民心,更夯实了和美乡村的基础。
 
据悉,自去年以来,全镇已清理垃圾286吨,治理农村污水12处、改圈61户、改厕172户、新建农村公厕1座。“现在每天出来散步,路面干净了,污水也清澈了,看着那群在小河里畅游的鸭子也快乐。”庙沟镇三联村村民陈彦高兴地说。(通讯员 辛恒卫 侯兴华 朱宏莉  )

 

西西新闻商洛
编辑/董明洁 陈丹娅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