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赶超越谱新篇 增光添彩向未来”网络主题宣传活动走进延安市水务局
西西新闻 @2024-05-19
5月19日,由中共陕西省委网信办指导,延安市委网信办、各县(市、区)网信办、西部决策网、中省驻延媒体,延安市融媒体中心、各县(市、区)融媒体中心联合主办的“追赶超越谱新篇 增光添彩向未来”网络主题宣传活动走进延安市直单位水务局。
延安市直属单位水务局负责同志和采访团一行来到陕西延安南泥湾国家湿地公园。工作人员介绍到,延安市直单位水务局深入推进生态保护修复、环境污染治理、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和绿色转型发展,不断提升区域生态环境治理水平,助力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实现“一河清水送黄河”。2020年,宝塔区水系连通及水美乡村建设试点项目选取汾川河上游流域南泥湾段28.03公里,总投资3.67亿元,着力打造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农村水系整治示范区、绿色生态与红色文化相结合的旅游目的地,持续改善人居环境和河湖生态环境。
延安市直属单位水务局坚持节约水资源、修复水生态、防治水灾害、治理水环境、挖掘水文化、转化水价值“六路并进”,依托水系连通及水美乡村建设试点项目,坚决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坚决保护好黄河母亲河。注重标本兼治,统筹水环境治理。在河道综合治理上,通过河道疏浚、岸坡防护、打坝围栏、水土保持等“两清一护”“小流域治理”措施,不断提高防汛应急调度水平。项目区建设水土保持林带30.7km,河道沟台地整治107.6亩,封育总面积94.2km。点、线、面结合形成科学、完整的水土流失综合性防治体系。落实节水优先,强化水资源保护。在水系连通及水资源利用上,新建桃宝峪水系连通引水低坝一座、一连沟渗井一座及孟九沟引水低坝一座,引水管线17.1㎞。三处水系连通工程让水系之间能够枯丰调剂,实现水常有、水长流。同时实施了高坊村与马坊村供水改造工程,极大改善区域内生态补水、灌溉用水和居民用水安全,受益村庄7个,受益人口5314人。
坚持综合施策,完善管护体系。建立智慧河湖管护体系,新建河道、气盾坝、水库水位监测共14处,水质监测3处,管道流量监测2处,一体化雨量站1处,视频监控点25处。盘龙村、桃宝峪、南泥湾3座气盾坝远程控制。通过信息化监测软硬件建设,提升防汛预警响应能力。强化防污治污,注重人景相宜。采取“污水处理+湿地”模式,建设二连片区、南阳府村污水处理站2座,日处理污水能力1000吨,区域内水质常年保持三类水质。打造盘龙村、高坊村、阳湾三处特色生态及人文节点,完成主题性人文标识、植被绿化,新建排污管网、道路、民居院落多处,改善人居环境,助推乡村振兴。
据了解,截止2023年底,湿地公园新增河道水面面积300亩、稻田及湿地面积330亩。该公园现有脊椎动物5 纲 30 目 67 科 170 属 232 种,其中鸟类132种;国家二级保护植物野大豆在公园范围内随处可见。南泥湾湿地生态系统和野生动植物栖息(生长)环境明显得到改善,小䴙䴘、白鹭、苍鹭等水鸟数量有显著增加。东方白鹳、黑鹳等国家Ⅰ级保护动物在南泥湾湿地公园停留觅食。2023年,国家实验项目朱鹮野化繁育放飞基地落户南泥湾林场。如今的南泥湾,山更青了、水更绿了、动物愿意栖息了、植物蓬勃生长了,绿色乡村与红色旅游相映生辉,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共荣共生。南泥湾年接待游客突破100万人次,为南泥湾发展红色主题教育、乡村振兴、生态旅游产业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南泥湾精神都是战胜困难的法宝。作为延安市宝塔区水系连通及水美乡村建设试点项目,既是全面贯彻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也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支撑。在项目的加持下,汾川河绿色经济带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必将更加显现,一川风光、一川画卷,成为了南泥湾开发区持续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写照。为政之要,其枢在水。如今的南泥湾,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红色南泥湾、陕北好江南”,一个山青水绿、稻花飘香、永葆本色的新时代南泥湾正在蔚然成型。
延安市直属单位水务局在盘龙村新建输供水管网及入户给水管网共计3.5km,新建高位蓄水池1座,更换提水泵2台,增设节水器具190套,彻底解决盘龙村190户安全饮水问题。
该项目依据南泥湾历史文化特色,打造盘龙村、高坊村、阳湾三处特色生态及人文节点,辐射周边环境、村落。完成主题性人文标识3处、植被绿化249亩;恢复稻田320亩,恢复湿地353亩,新建道路3257m;新建排污管网3km;村内道路硬化2km,滨河旅游道路2条,新建民居4379㎡,改建民居126院。通过改善河道清淤疏浚、河岸整治、人行步道、岸坡绿植,逐步恢复南泥湾河道天然景观,优化当地水生态、改善群众生产生活环境,使得当地居民的生产生活环境和南泥湾教育培训基地的条件得到明显改善,鼓励发展农家乐、民宿等新型经营主体15家,农家乐、民宿累计投入运营20户,增加就业岗位136个,实现乡村宜居宜游宜业。2020年被陕西省科学技术厅认定为“省级科技示范镇”,2021年被陕西省人民政府评定为“文化旅游名镇建设先进镇”,2021年被陕西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陕西省财政厅评定为“乡村振兴示范镇”,2022年被确定为全省生态乡村振兴示范点。马坊村、桃宝峪村、盘龙村先后被评为省、市、县级美丽宜居示范村。
河道水环境生态治理(湿地公园)项目采取形式多样的生态防护形式对河道主槽进行防护,并采用植物措施对岸坡进行生态治理,恢复河道自然生态,治理河道长度28.03km。南泥湾二连片区、南阳府村污水处理厂及相关配套工程的建成,新增废污水处理能力1000t/d,通过集中式和分散式污水收集处理,有效解决了辖区内污水排放问题,通过实施水系连通、水源涵养、水土保持、防污控污染、生态恢复等措施,解决了治理段生态环境差、水资源不均衡的问题,区域内的主体水质保持在三类水质以上,森林覆盖率达到了87%,湿地公园现有脊椎动物5 纲 30 目 67 科 170 属 232 种,其中鸟类132种;国家二级保护植物野大豆在公园范围内随处可见。通过近几年有效保护,南泥湾湿地生态系统和野生动植物栖息(生长)环境明显得到改善,小䴙䴘、白鹭、苍鹭等水鸟数量有显著增加。此外,还观测到东方白鹳、黑鹳等国家Ⅰ级保护动物在南泥湾湿地公园停留觅食,2023年10月南泥湾国有生态林场从汉中朱鹮国家自然保护地引入40只朱鹮,开展陕北地区朱鹮引入实验,至此东方宝石落户南泥湾。这些都说明,周边的山更青了、水更绿了、动物愿意栖息了、植物蓬勃生长了,生态恢复成效显著,辖区内生物多样性也得到了有效保护。
水源地治理(一连沟水库)项目通过加固盘龙、一连沟和三台庄等三座淤地坝,建设水土保持林带30.7km,河道沟台地整治107.6亩,在一连沟和三台庄沟道内布置工程围栏7.9km,封育总面积94.2km2,并在流域出口醒目位置设立封育标志牌3个。通过点、线、面结合进行水土流失治理,形成科学、完整,有针对性的水土流失综合性防治体系,有效遏制水土流失,恢复、改善和美化规划区域的生态环境。(五)智慧管护(智慧管理中心)以“高效复用”为原则,通过信息化监测软硬件建设,在南泥湾推进“智慧水利”建设。开展区域河道主要节点监测站点建设,其中河道水位监测5处、水质监测3处、气盾坝水位监测6处、管道流量监测2处、水库水位监测3处、一体化雨量站1处,为分析湿地水质净化能力提供科学的数据支撑,实现了远程监测水位达到预警值时,快速进行预警提醒,提升防汛预警响应能力,实现了业务一张图、河道水环境监测、工程资产管理、治理影记、新闻公告和系统管理的智慧管护机制。
来源:延安市委网信办
编辑:张林 赵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