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市去年高新区规模以上工业产值115.91亿元
西西新闻 @2023-06-21
6月20日,延安市举行2023年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聚焦“三个年”活动,奋力谱写延安高质量发展新篇章系列新闻发布会。发布会由延安市委宣传部四级调研员汤坤才主持,延安市高新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高庆海就高新区开展“三个年”活动相关情况做了介绍。
2022年规模以上工业产值115.91亿元 同比增长15.6%
高庆海说,多年来,高新区围绕市委市政府确定的“延安创新驱动发展示范区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的发展定位,聚焦产业引培和转型升级发展的主责主业,不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优化营商环境,引进了大唐集团、彩虹集团、万达集团、中车株洲所、鑫天益、延安卷烟厂等一批重点企业,形成了能源装备制造、新能源装备制造两大主导产业,物流、文旅、应急三大优势产业的发展格局,2022年实现规模以上工业产值115.91亿元,同比增长15.6%。
高新区狠抓高质量项目谋划储备,2023年计划实施市级重点项目20个(续建11个、新建9个),总投资206.2亿元,年度投资36.2亿元。谋划项目29个,总投资130.59亿元,其中投资5亿元以上项目7个,投资10亿元以上项目5个。列入储备项目5个,总投资25.81亿元。谋划储备项目数量为2023年新开工项目的三倍,完成率111%。
高新区重点围绕能源装备制造、新能源装备制造两大主导产业,积极对接链主企业,大力开展精准招商、定向招商、投行思维招商,全面完善招商引资服务体系和项目落地支持办法,成功招引延安中车零碳产业园、制氢储氢设备制造等延链补链强链的高质量项目落地开工,产业链条延伸、集群化发展取得新成效。
推进高质量项目建设,建立项目周例会制度,每周召开一次重点项目专题会议,研究解决重点项目在包装、谋划、建设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确保“个个有进度、周周有进展”。建立项目督查机制,截至5月底,开复工14个,开复工率70%,完成投资11.73亿元。社会资本项目、产业项目、制造业项目分别增长30.81%、23.64%、94.04%。
加快推动45项行政审批事项 推进“一件事一次办”
高新区成立了营商环境领域问题专项治理工作专班,对高新区企业和项目开展了为期半个月的走访调研,并召开了园区企业座谈会,宣传营商环境突破年活动相关政策措施,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建议,集各层级智慧和力量为高新区发展把脉,共梳理出问题20个,逐个研究提出了解决建议,明确了牵头领导和责任部门。
持续深化改革,深入落实市委深改会要求,加快推动45项行政审批事项,推进“一件事一次办”,落实“一事一议”“一企一策”机制,能现场审批、现场办结的立说立行,不断提高政务服务效率和便利化程度。积极搭建高新区金融生态体系,与银行、省市信保机构签订合作协议,今年以来,为企业完成担保32笔,在保金额5524.2万元,协调金融机构授予入区企业1.18亿元授信额度;组织守山、嘉盛、随缘等企业与陕西丰源公司等大型企业沟通对接,拓展销售市场;对接高校引入技术20项,人才50多人。
今年以来,通过“九条政策”为6家企业兑现270万元,通过倍增计划为9家企业兑现24万元,为7家科技创新研发平台补助奖励60万元。落实《优化营商环境条例》,畅通投诉举报渠道,规范开展营商环境评价,持续有效地改善营商环境。
下一步,高新区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来陕回延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扎实推进“三个年”活动,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加大双招双引、推动项目建设,不断增强高新区在创新驱动发展和推动高质量发展中的引领示范作用,为奋进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贡献高新力量。
西西新闻延安
编辑:李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