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料微博

微信

马头琴、霸王鞭、柳编等非遗展演活动在靖边上演

西西新闻  @2023-02-20

字号

2月18日,全国首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年会媒体采风团走进榆林市靖边县统万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一场非遗展演活动在此上演,柳编、霸王鞭、马头琴等非遗展演吸引了前来参观的微博泛知识大V@郎佳子彧、@顾小思、@宣和一人等非遗年会媒体采风团和游客朋友们驻足观看。统万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用地方非遗活动助力中国(榆林)首届非遗大会。

马头琴

统万城遗址博物馆,悠扬的马头琴响彻游客服务中心。高亢奔放、如泣如诉的马头琴旋律在指尖流淌,在统万城遗址的背景下,马头琴手仿佛用琴声诉说着统万城1600年的兴衰故事,把人们带到了辽阔的漠北草原。

统万城地处陕蒙交界,深受游牧文化和农耕文化影响,马头琴也成为了当地居民喜闻乐见的一种乐器。马头琴是中国少数民族——蒙古族拉弦乐器,因琴杆上端雕有马头而得名。2006年,蒙古族马头琴音乐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霸王鞭

西南游客服务站,靖边霸王鞭以饱满的热情迎接全国非遗年会的召开。演员们舞动着霸王鞭,在欢快的节奏中发出清脆的响声,跟随着节奏明快的音乐,霸王鞭粗犷豪放、铿锵有力的独特风格,充分展示出浓厚的黄土高原文化气息,也赢得了现场采风团和游客朋友的阵阵掌声。

靖边“霸王鞭”于2018年被列入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单。“霸王鞭”是流传在靖边民俗“社火”中的一种歌舞形式,在民间俗称不一,如“打花棍”“打莲厢”“浑身响”“金钱棍”等。靖边代表性的“霸王鞭”流传于宁条梁镇、东坑镇、张家畔镇、镇靖镇等。据了解,“霸王鞭”在宁条梁镇、东坑镇流传时间最早,表演活动也更具有广泛的群众性、代表性。

三边柳编

走进统万城遗址博物馆非遗展厅,柳编艺人通过灵巧的双手将柳条来回穿插,形成一个个精致的手工艺品……非遗传承人用巧手绝活再现传统工艺,本次非遗年会采风团近距离观看传统技艺并和传承人进行互动交流。

“三边柳编”于2018年被列入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单,柳编可以说是沙漠地区文化的产物。千百年来,在沙漠草滩上生息繁衍的人们,经过不断的生活实践,利用盛产的沙柳,创造出各种类型、不同作用、多种造型的柳编用品,如笸萝、簸箕、纳粪兜、针线笸萝等。

此次非遗年会期间,统万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以独特的地域文化为契机,再一次向来自全国的游客朋友展示了靖边地域文化特色,让游客朋友们在现场体验中感受、体验非遗带来的文化底蕴,同时也展现了统万城作为文化交流纽带的现实意义。

 

来源:统万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

编辑:高阁晨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