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料微博

微信

佳县:打造中国红枣名片 擦亮佳县金字招牌

西西新闻  @2023-01-19

字号

素有“中国红枣名乡”美誉的榆林市佳县,是国家农业部绿色食品认证、我国第一张有机红枣认证、国家级原产地保护认证和“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之地。2001年以来,佳县县委县政府全面准确贯彻新发展理念,大力发展红枣产业,助推乡村振兴,交出了一份可圈可点的成绩单,成为我国红枣品牌一张靓丽的“红色名片”。

坚定佳县自信  描绘百亿级富民产业新蓝图

佳县,古称葭州,是《东方红》的故乡,是国内红枣起源地,世界上枣树栽培最早的地方, 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陕西省红枣第一大县。佳县红枣的好,由来已久,广受赞誉,因个大肉鲜,营养丰富被誉为"木本粮食""铁杆庄稼"。据《佳县志》记载,明清时期,佳县红枣就已久负盛名。佳县红枣以个大、核小、肉厚、色鲜、油性大等特点而闻名。鲜枣经检测富含15种氨基酸、10种维生素和14种人体所需的微量元素,富含保脾护肝的三萜酸和抗癌保健的环磷酸腺苷,具有极高的药用价值,是极佳的营养滋补品,北京《同仁堂志》有“葭州红枣入药可医百病”的记载。

红枣被誉为“木本粮食”“铁杆庄稼”,“红枣是个好东西,饿了能当饭吃,渴了能当水,病了能当药,男女老少谁吃谁好”!养育着一代又一代佳县人民,也养育了中国革命,传承着一代又一代的红色记忆,这也使得,越来越多的人倾其所有,主动投身到红枣事业的大军中,推广佳县红枣。

“永远站在最大多数劳动人民的一面”,弘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佳县县委县政府在抓好产业增效、群众增收上,握紧拳头,持续发力。紧紧围绕“中国有机红枣名县、陕西红枣大县、百万亩红枣基地”三大战略,以“优质有机红枣为龙头的现代农业”产业为抓手,按照“一村一策”“一村一品”的思路,采取“政府主导、村社联动、群众参与、多元合作”的方式,以“枣畜富民”为目标,大力发展红枣产业。

2022年,佳县红枣种植面积82万亩,年产量达5.05亿斤,创历年最高,其中有机红枣基地认证30万,成为全国最大的有机红枣种植县;全年红枣实现16亿元销售收入(含酸枣1亿元),达历史之最,成为当地2/3村民重要的收入来源。

一枚小红枣,扛起一方经济发展“大旗”,“摇身一变”,成为当地村民增收的“致富果、生态果、文化果、旅游果、科技果、招商果”,这也为佳县红枣产业进军多元化市场打下坚实基础,佳县人民的好日子,就在眼前。

发挥资源优势  打造“一体化”绿色发展的新亮点

面对后疫情时代,激烈的红枣竞争市场,该县干部群众,凝心聚力,在“种、养、加、销、研、品、游、招、育”9个关键环节下足“绣花功夫”,强弱项,补短板,以“绿色、有机”为主打,让红枣特色产业发展更强,产业更壮、产品更优,迈入一条从“粗加工”到“精加工”,从“卖产品”到“卖品牌”,从“产红枣”到“产酸枣”协同发展,绿色转型,高质量发展新跑道。

利用有机红枣标准化生产技术,巩固并建设好30万亩有机红枣基地,示范推广佳油一号,蛤蟆枣、佳县长枣等红枣新品种;利用“沿黄老枣园综合改造技术试验与示范”科技成果,提质增效;选取枣林次生区嫁接酸枣,发展酸枣产业。在林下“养”殖上出实招。通过枣粮(红薯、芝麻、花生等)间作、林果搭配、林下养殖等,探索立体复合型生产经营模式。在深“加”工上发狠力。推动加工、销售、仓储、冷链、运输“五位一体”的标准化红枣加工厂项目建设。丰富红枣系列产品研发,如枣蜂蜜、红枣多糖提取、红枣儿童营养粉等。通过“基地+企业”订单模式,完善红枣溯源码体系建设。佳县红枣专卖进驻淘宝、京东等平台,进一步拓宽电商、微商、网络直播平台的销售渠道。

每年9月份,都是佳县红枣的“收购大战”,本地及临近县的红枣加工企业不仅要提前预约,下手快,慢了还会出现抢不到的现象。线上,通过京东、淘宝等电商平台,主打鲜枣、酒枣、自然糖心枣、紫晶枣等产品,让更多的消费者看红枣、听故事、品味道,不断输出“佳县味道”,价格一般在5—10元/kg。线下,积极推动本地糖心枣的收购、加工和枣茶生产。2022年,佳县紫晶枣成品加工约2000吨左右,截至目前,佳县农户红枣销售4亿余斤,直接带动脱贫户2000户就业,其中以商会带动本土企业收购加工,企业加工约6000万斤。 

壮大康养产业  奏响“保卫黄河、保家乡”最强音

佳县具有国内独一无二的“中国枣乡”的资源优势,是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区。如何下好先手棋,做好红枣文化大文章,盘活一方经济,带活整个产业,一直以来都是历任佳县县委县政府领导班子为之奋斗的动力源。

文旅康养,强调生态环境、健康养生、旅游度假、文化休闲多种融合,全面发展,佳县通过两手抓,一手抓叫响品牌,举办佳县红枣全产业链招商会、参展西洽会暨丝博会,举办佳县枣花旅游节,佳县红枣文化旅游节,大力输出佳县品牌、佳县声音、佳县文化。

一手抓好品佳县。叫响佳县创建“有机枣都”战略,并创建“有机枣都,陕西佳县”区域公用标识。目前,“枣花蜜之乡”标识已通过专家评审,后续将投入使用,全县红枣包装的统一度、知名度、美誉度得到进一步加强。结合枣果文化养身,建设鲜食采摘园。引进64种红枣新品种建设130亩红枣鲜食品种采摘园,在红枣采摘季节可为游客提供旅游观光、休闲采摘等多种经营为一体的服务,让红枣采摘园成为游客和群众休闲娱乐最美的好地方。

同时,策划组织“红枣从这里走向世界”主题活动,在泥河沟村建设了200平方米中华千年红枣馆,打造佳县旅游新亮点。做大佳县康养旅游影响力,做大佳县红枣产业经济,让参观者在轻松愉悦中进一步品味神果红枣、体验千年文化、记住大美佳县。

积极推进白云山森林康养基地建设。依托白云山森林公园,以森林康养、生态休闲、避暑养生、红色文化为主线,向陕西省林业局申报白云山为省级森林康养基地,经过主要负责同志半年多的努力,现已成功将白云山评定为省级森林康养基地(试点),后续将进一步打造升级,建成集养生观光、红色励志、休闲度假、科普教育于一体的多功能、高品质、综合型的省级森林康养基地。

把文旅康养作为引领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战略支柱产业来抓,以红枣为主线,以黄河为底色、以生态为特色、以文化为灵魂、以康养为载体、以旅游为纽带,坚持“农林文旅”融合、一二三产融合,全力打好红枣生态牌、文化牌、康养牌,为加快推动文旅康养融合高质量发展,探索出“红枣+”佳县多元化发展路径。

激活动力源泉   打造红枣酸枣“双翼齐飞”名片

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利器在科技,关键靠人才。佳县县委县政府聚焦高质量发展大局,在科技赋能农业高质量发展之路上,激活佳县红枣动力源,跑出加速度,为全国红枣产业发展,按下“快进键”。

与西农大、西交大等科研院校建立长期合作模式,共同开展“四个一批”红枣产业科技项目建设:即实施一批重大红枣科技项目,建立一批重大红枣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示范基地,实施一批重点红枣产业科技示范工程,建设一批红枣科技示范乡镇、示范村、示范点。

作为佳县红枣产业的有益补充,酸枣产业的经济价值、社会价值、生态价值同样受到社会高度认可,酸枣树不仅可以护坡、护坢、护路,进行水土保持,更成为农户增收致富另一条来源。近年来,佳县加速布局酸枣产业, 在红枣次生区,上高寨、刘家山等乡镇嫁接4000亩“佳州大酸枣”,农户人均可增收1000 元。

佳县县委县政府以未来发展的眼光,积极布局“双枣”产业,县林业局作为主要负责部门,主动担当,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先天的酸枣资源优势,在现有条件较好的野生酸枣林地上,重点管护10万亩生态酸枣林,使其不遭受乱砍乱伐;通过在原有枣树上嫁接酸枣或新栽酸枣的方式发展人工栽培酸枣;在关键节点,严厉打击酸枣抢青、采青行为,坚决守住生态资源红线。品种选育方面,佳县林木种苗工作站于2021年在当地成功选育出“葭州大酸枣”,该品种凭借优良的生长、结果、品质等性状,被陕西省林业局审定为优良品种。目前,佳县人工栽培酸枣面积逐年扩展,全县现有人工栽培酸枣约6000亩,初步探索出了一条红枣、酸枣协同发展,相互补充的产业发展新模式。

守正创新,传承精华。从“1.0到2.0”的突破,展示出驰而不息,一代人接着一代干,从“走出佳县”到“走向世界”,是坚定黄河和佳县自信的集中体现。始终坚持从大局出发,心怀国之大者,坚持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把为人民谋幸福,谋发展,谋利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才能锻造出“基业长青,顺利前行”的良好局面。佳县红枣,创新样本,为推动我国红枣产业提质增效,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探索出了新路径,贡献佳县智慧和力量。(通讯员:崔世宏 高晓军 杨娜)

西西新闻榆林
编辑:李玲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