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京津冀肉牛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在石家庄成功举办 共绘北方产业协同新蓝图
西西新闻 @2025-11-14
字号
11月8日至9日,2025京津冀肉牛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暨第四届北方肉牛产业协同发展论坛在河北石家庄隆重召开。本次大会以“协同创新·提质增效”为核心主题,汇聚了来自京津冀及北方多省份的近500名肉牛产业同仁,现场交流氛围热烈,充分彰显了区域肉牛产业蓬勃发展的热度与活力。河北省畜牧业协会会长赵吉祥出席大会,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倪俊卿发表致辞,为产业发展建言献策。

本次大会得到国家及地方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与大力支持。大会由国家肉牛牦牛产业技术体系、河北省畜牧总站、河北省畜牧良种工作总站提供技术支持,河北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肉牛产业创新团队、河北省畜牧业协会肉牛业分会、国家肉牛牦牛产业技术体系河北团队联合主办,内蒙古、山东、山西、天津、广东等多地肉牛产业技术体系及协会协办,肉牛微看、石家庄北牧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承办。北京泽牧久远生物科技研究院担任总冠名,石家庄博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中粮饲料(辛集)有限公司等数十家行业领军企业给予特别支持,形成了政、产、学、研、金、服多方联动的产业盛会格局。
全国畜牧总站牧业生产指导处副处长万强,原河北省农业农村厅一级巡视员顾传学,河北省农业农村厅相关处室负责人张力圈、谢忠、邢亚茹,河北省畜牧良种工作总站站长刘廷玉等领导出席大会。同时,来自天津、内蒙古、山西、广东等省份的肉牛产业技术体系首席专家,中国农业大学、河北农业大学等高校的知名教授,以及河北、吉林、辽宁等十余个省份的养殖企业代表、产业链服务商齐聚一堂,共同探讨产业发展新路径。
原河北省农业农村厅一级巡视员顾传学从产业优势、挑战与发展方向三个维度展开论述。他表示,河北不仅是全国重要的牛肉生产基地,更是独具特色的肉牛育肥基地,优质牛肉在京津市场占据重要份额,同时在华西牛新品种培育等育种创新领域成果显著。针对当前养殖成本高、生产指标待提升、精深加工不足、疫病风险存在等问题,他提出要聚焦科技创新、全产业链融合、品牌建设和区域协同,共建北方肉牛产业发展新高地。

北京泽牧久远生物科技研究院执行院长黄正勇结合政策背景与产业实践发表观点。他提到,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已将肉牛产业纾困与发展纳入国家重要议程,为产业发展提供了政策保障。但面对饲料成本高位运行、基础产能不稳、技术落地不足等现实难题,唯有以科技引领变革,才能推动产业从量向质跨越。这一观点与现场多位专家的看法形成共鸣,引发热烈讨论。

开幕式上,倪俊卿在致辞中系统梳理了河北肉牛产业的发展成就与现实挑战。她指出,河北作为全国肉牛养殖和育肥大省,2024年出栏肉牛约361万头,牛肉产量达59.7万吨,位居全国第二位,产业链条持续延伸,品牌影响力逐步提升。但面对市场竞争加剧、养殖成本攀升、高品质需求增长等新形势,产业发展仍需突破瓶颈。为此,她提出要以本次大会为契机,从强化龙头引领、推动协同创新、深化区域协同、强化金融保险支持、聚焦品牌建设五个方面发力,凝聚多方力量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倪俊卿强调,河北省畜牧业协会将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全力服务京津冀肉牛产业协同发展大局。

据了解,本次大会期间还设置了专题报告、技术交流、成果展示等多个环节,与会专家围绕肉牛遗传育种、精准营养、疫病防控、品牌建设等关键议题分享前沿成果,企业代表现场对接合作需求。来自新疆的养殖企业负责人张建军表示:“大会为北方肉牛产业搭建了高效的交流平台,既学到了先进技术,又对接了优质资源,更加坚定了我们走标准化、高品质发展之路的信心。”

此次大会的成功举办,不仅整合了北方肉牛产业资源,凝聚了高质量发展共识,更夯实了京津冀及周边省份的产业协同基础。随着区域协同发展机制的不断完善,科技创新的持续赋能,京津冀肉牛产业必将突破发展瓶颈,迈向更加高效、优质、可持续的发展新阶段,为保障国家“菜篮子”供应、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作出更大贡献。
原标题:2025京津冀肉牛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在石家庄成功举办 共绘北方产业协同新蓝图
来源:河北省畜牧业协会
[稿源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48C260E_0Q7vGLnXF45sYg]
编辑/景雪琪 谷雨霏(实习编辑)
审核/柏冬雪
终审/张琛熙
来源:河北省畜牧业协会
[稿源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48C260E_0Q7vGLnXF45sYg]
编辑/景雪琪 谷雨霏(实习编辑)
审核/柏冬雪
终审/张琛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