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建八局鲁能宜君三期10万千瓦林光互补项目实现全容量并网
西西新闻 @2025-04-09
秦地宜君,梯田叠翠;群山蔼蔼,光伏焕新。在陕西省铜川市宜君县五里镇一带,随着最后一组逆变器启动,由中建八局承建的鲁能宜君三期10万千瓦林光互补项目一标段成功实现全容量并网。
这场历时200余天的“追光战役”,最终以20万片光伏板,奏响黄土高原的绿色交响曲。
林光交响:山峦层叠间,绿韵协奏曲
在“双碳”战略的壮阔版图中,“林光互补”正以突破性的创新姿态,构建起能源革命与生态保护的共轭坐标系。作为中建八局在陕山地光伏工程,鲁能宜君项目以312台逆变器为神经中枢,40台箱变作为能量枢纽,在黄土高原上谱写了一曲绿色能源的协奏曲。3万余根桩基如群峰挺立,20余万块光伏组件似蓝色海洋,构建起占地2600亩的智慧能源矩阵。建成后年均发电量达1.52亿千瓦时,相当于每年节约标准煤4.53万吨,减排二氧化碳12.41万吨,为进一步加快能源结构转型,促进绿色新能源产业发展等具有重要意义。
云岭智绘:褶皱山地间,奏响光和弦
项目占地约2600亩,面积大、跨度广,南北跨越17公里,东西跨越15公里,涉及16个自然村,土建施工与电气施工相互穿插。项目团队联合设计院,对光伏子阵平面布置图进行优化,如同在数字沙盘上演兵布阵,计算、排布、绘制最优走向,在褶皱山脊间通过奥维地图将光伏场区分为4个区域,确定各个区域的材料堆场,同时将塔位精准迁移至缓坡平台,在峭壁间织就一条穿云铁龙,确保区域内各专业施工作业顺利进行。
马帮铜铃:山化云间棋,地铺星汉盘
项目集电线路与光伏阵列设在平均35千瓦·时的山坡上,部分区域坡度达到65千瓦·时,如何保障建材稳定供应成了难题。项目团队因地制宜,决定采用“马帮”驮运和人力运输,组建了一支15匹骡马的运输队,解决了建材二次转运难题。同时巧用蓝天资源,在无法采用常规溜槽浇注混凝土的陡峭地形,通过T50大疆无人机运输光伏材料,该无人机一次可运输30千克的混凝土,以多机组、高批次的“空中快线”,破局秦岭陡崖混凝土运输困局,在秦岭北麓写下“逢山开路 点塔为灯”的能源传奇。
青山着意:自然与文明的共生诗行
项目建设过程中秉持“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的施工理念,注重保护当地生态环境,为当地群众提供后勤、安保、清洁等40余个岗位,共计新建、改扩建道路约35公里,改善当地民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实现项目建设与当地发展的共赢,以绿色施工方式解民生振兴答卷。
从最初荒芜的山坡,到即将建成的蓝色光伏海洋,这群“追光者”在山脉深处刻下的足迹,是宜君县绿色转型道路上又一个坚实而深刻的脚印。绿意盎然处,未来正拔节生长。
(资讯)
编辑/朱哲
审核/柏冬雪
终审/张琛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