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边法院:以“技”代偿善意执行,为多年积案画上句号
西西新闻 @2025-04-08
2015年12月,被告罗某富以资金周转为由向原告张某生借款3万元并约定利息,此后还款期限已至,但罗某富却一拖再拖,“平凡小案”终成纷纷纠葛。漫长等待无果,张某生无奈向靖边县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并获得胜诉结果,但判决生效后,被告罗某富依然熟视无睹,张某生无奈申请强制执行。
案件进入执行程序后,执行干警深知该案虽小,但纠葛时间过长,利息已经远远超过本金,简单采取强制措施并非良策。执行过程中,法官发现罗某富是一名装修工人且通过总对总查控后发现其无足额财产可供执行。为妥善解决纠纷,实现案结事了,定纷止争,执行干警采取了“背靠背”谈话+“面对面”协商的模式精准施策。
“背对背”谈话:精准模底破僵局
针对罗某富,法官结合其装修工的职业特性,肯定其劳动技能市场价值的同时,引导其主动履行义务。谈话过程中罗某富面露难色,脸上写满了窘境与无奈,眼中满是焦虑与无助,微微低下头并不自觉地搓着黝黑粗糙的双手,嗫嚅地向法官诉说着自己作为装修工人,经济收入来源不稳定,实在是无力一次性偿还本息的困境。
面对张某生,法官耐心倾听他多年追讨欠款之艰辛的同时,安抚其情绪并倾听其对执行方案的期待,结合其家庭装修需要,提出了“现金先行+技能代偿”的方案,张某生思索良久,点头答应。
“面对面”协商:人性化促完毕
执行干警望着张某生与罗某富语重心长道:“张大爷,你多年追讨欠款,我们也很同情你的遭遇,法院判决既然已经生效,我们必然会保障你的合法权益。罗大哥,你现在手里没有足够现金流的困境我们已然知晓,但是生效的法律判决必须履行,考虑到你这边有装修的手艺,而张大爷这边正好有装修的需求。你以“技”代偿并拿出部分现金,大家各退一步,化干戈为玉帛,你们意下如何?”
张大爷思索良久微微皱眉说道:“好吧,法官,我也不是不通情理的人,这些年来追讨欠款不易的事情您也清楚,只要他认认真真把这事解决,我也愿意给他一个机会!”
罗某富赶忙接话道:“张大爷,过去是我的不对,那时候我是真没有办法履行,你放心,法官都发话了,你也愿意给我一个机会,我一定把这件事干得漂漂亮亮,也算是为我自己打个金字招牌!”
最终,被执行人罗某富一次性偿还申请执行人张某生欠款15000元,剩余本金及利息以罗某富对张某生的房屋装修费用抵偿。至此这场长达十年之久的“平凡小案”圆满画上了句号。
法官结语
司法的力量不仅在于裁决,更在于对受损的社会关系的修复。看似平凡的小案,却彰显着司法的温度与智慧,“平凡小案”画上句号,不仅维护了法律的尊严,也维护了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亦用以“技”代偿的新方式给予了陷入困境的被执行人一条新的履行之道。
来源/靖边执行
编辑/李玲